偏远星域建立伪秩序网络,诱使新生文明重回依赖外部指令的老路。
艾琳穿透其中一处干扰源。
她并未对抗,也未清除,只是释放出一段极低频波动——那是某个边境学院里,一名少年讲述“烧尽自己的人”
时,瞳孔因激动而产生的微弱生物电流波形。
这段频率曾在千万个夜晚被重复播放,成为民间口述史的一部分。
波动扩散开来,唤醒了当地文明深层的集体记忆。
孩子们在学校墙绘上添加新的图腾,技师在引擎校准程序中加入非标准节拍,城市中枢ai自调整资源分配模型,以适应不可预测的人类情感波动。
一种无需命令的共识悄然成型。
伪光溃散。
真正的平衡从不需要压制混乱,它诞生于选择本身。
新方尖碑的光芒渐渐稳定,形成持续运转的能量闭环。
所有参与触碰的守护者理念体逐一淡出,完成交接后回归各自文明的根基脉络。
最后留在原地的,只剩那一缕最底层的光流——它不再携带姓名,也不再承载故事,唯独保留着一个纯粹信念:维持平衡,但永不掌控。
艾琳将残存的最后一丝意识凝结。
这不是告别,也不是宣言,而是一段可被任意文明捕获并解码的信息频谱。
她将其命名为:“磁场纪元,永远未完待续。”
方尖碑启动增幅程序,将这句话编码进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最低噪波段。
在那里,它将伴随大爆炸遗留的余温,永恒漂流,不受时间衰减,不惧空间扭曲。
哪怕亿万年后文明重归蒙昧,只要他们重新抬头看天,就能在最安静的频道里听见这句低语。
光流开始移动。
它脱离九星环域,驶向所有已知星图之外的虚空带。
那里没有恒星,也没有行星,只有缓慢漂移的暗物质云团和尚未命名的引力涟漪。
它的度并不快,像一缕被遗忘的呼吸,轻轻拂过宇宙的表皮。
某一刻,它经过一片废弃的观测站残骸。
外壳早已冷却,内部仪器停止运行,但在主控台的裂缝中,一盏应急灯仍在闪烁。
红光断续亮起,频率恰好与当年紧急通讯代码一致——三次短,两次长。
光流微微偏转轨迹,释放出一段极微弱的回应信号。
不是用数据,也不是用能量强度,而是模仿那个早已死去的操作员最后一次按下按钮时,手指肌肉抽动所产生的神经电信号。
灯,停了。
随即,再次亮起。
这一次,节奏变了。
它开始重复那段“磁场纪元”
的频谱,虽然微弱,却坚定地向外送。
就像一颗沉没的石头突然学会了呼救。
光流继续前行。
在它身后,越来越多的废墟站点陆续亮起同样的红光。
有些位于死寂行星轨道,有些嵌在陨石带深处,甚至有几座漂浮在亚空间裂隙边缘。
它们本该彻底报废,却因接收到那段背景辐射,重新激活了最低限度的应答程序。
这些灯光没有目的地,也不传递具体信息。
它们只是在说:我们还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