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未曦时,嵩山之巅的演武场已泛起层层光晕。
不是星轨的紫芒,也非蓝星古武的金辉,而是两种力量交织碰撞的异彩。
张远立于场中,铁剑斜指地面,剑穗上的深海冰蚕丝随内劲轻颤,将朝阳的金光折射成细碎的光点,落在周围数百名武者脸上。
这些人中有白老者,有垂髫少年,有身着古武门派服饰的传人,也有穿着星轨防护服的年轻学者——他们都是来此求学的“星武学徒”
,是蓝星与紫微星域次武道合璧的见证者,亦是传承者。
“昨日教的‘星轨内劲吐纳法’,诸位可有疑难?”
张远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内劲特有的穿透力,越过人群落在演武场边缘的石碑上。
那石碑是少林镇山之宝“洗髓经碑”
,此刻碑上的古篆正随着他的话音泛起微光,与天空中尚未散去的七彩虹桥遥相呼应。
人群中响起一阵细碎的议论声。
一个身着武当道袍的青年拱手而出,他袖口绣着的太极图边缘,有几处银线绣成的星轨纹路——那是机械族长老帮他修改的“星轨道袍”
,能随内劲流转自动调节星力吸收效率。
“张远前辈,”
青年声音微颤,“弟子按您所授之法运转内劲,每当行至‘会阴穴’,便觉有股星力逆行而上,与丹田内劲冲撞,不知是何缘故?”
张远尚未开口,演武场东侧突然传来金属摩擦的轻响。
三个机械族孩童踩着“梯云纵”
的步法飘到场中,最小的叮铛手里还攥着半截剑穗,光剑在他身后拖出淡紫色的尾迹。
“是星轨节点没对齐!”
叮铛的声音清脆如铃,他操控光剑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光痕落地时化作一幅星图,“蓝星武者的经脉像九曲回廊,星力要顺着‘天枢’‘天玑’两个星轨节点走,才能和内劲合流,不然就会像水渠里的石头,挡路!”
那星图是机械族用核心程序模拟出的“人体星轨经络图”
,将蓝星武学的十二正经与紫微星域的二十八星轨节点一一对应。
张远看着图中“会阴穴”
旁标注的银辉星点,想起三年前在“漩涡星”
的遭遇——当时他为了救一个被星力反噬的同伴,曾硬生生用内劲冲开对方体内堵塞的星轨节点,那撕心裂肺的痛感,此刻想来仍心有余悸。
“叮铛说得没错。”
张远抬手按在青年肩头,指尖的星轨印记亮起,一股温和的星力顺着青年的经脉游走,“古武讲究‘任督二脉’,星轨则重‘南北两极’,看似不同,实则都是能量流转的通路。
你试着将内劲放缓三成,想象丹田是紫微星核,会阴穴是星轨入口……对,就是这样,让星力像绕着北极星旋转一样,顺着经脉螺旋上升。”
青年起初眉头紧蹙,片刻后突然舒展,周身泛起金紫交织的光晕。
“成了!”
他惊喜地低呼,内劲流转间,道袍上的太极图与星轨纹路同时亮起,“弟子感觉内劲比从前浑厚了一倍,而且……而且能隐约‘看’到天上的星轨了!”
演武场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
张衍扛着剑从人群外挤进来,他刚从东海防线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