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晚上又找机会,摸着黑去找邱燕的自行车,找了半天却没找到。
东北十月的晚上,冷风嗖嗖的,吹得大嫂一个喷嚏打出来,给自己吓了一跳,捂着嘴巴就跑。
屋里高志远翻了个身,心想“我咋好像听见大嫂的声音了?”
然后摸了摸邱燕这边,邱燕睡的很沉,并没有动,高志远看着被子都盖的严实的,就又放心的睡着了。
一进门的厨房里,邱燕的自行车安安静静的立在那里,高志远怕她的自行车再出什么岔子,以后都放在屋里。
第二天高志远带着邱燕回了娘家。
路边的玉米杆子都割倒了,捆成一捆捆的,堆到一起,地里只剩下一小截光秃秃的杆子。
稻田地里也是空空如也,露出泥土本来的颜色。
放眼望去,满眼都是荒凉。
每年秋收的时候都是家里最忙的时候,饭都顾不上吃,今年倒是轻松,啥也没种也不用干活了。
一阵寒风吹来,邱燕裹了裹身上的大衣,来抵抗那股寒意。
邱燕开始想念自己的爸妈,也不知道那四百块钱能盖上啥样的房子。
到了门口,眼前的景象让两人震惊。
以前高低不一样的木头杖子变成了用红砖砌成的围墙,砌了一半,大门还没装。
三间亮堂的红砖大瓦房,房顶是崭新的灰色石棉瓦,窗户大而明亮,木窗框用蓝色的油漆刷的。
高志远把自行车推进院子里,邱燕都有点不自信了,“这是咱家吗?”
高志远也愣愣的,“别再走错了吧?”
虽然两人嘴上这么说,还是从车把上把带来的槽子糕和两瓶桃罐头提楼下来,两人小心翼翼的走进去。
志远妈闻声而来,“燕儿和志远回来了啊,快进来,外面冷,屋里暖和暖和。”
邱燕和高志远相视一笑,这也太意外了。
一进去里面,虽然外屋地放的还是以前破破烂烂的碗架,但是地面都从以前灰土土的土地变成了水泥地。
房子格局跟以前的房子差不多。
邱燕妈接过东西,随便一放,“买这干啥,都不爱吃,不是厂里最近效益不好,来了还花这钱干啥?”
其实她是看不上那点东西,最近手头宽裕,不缺吃穿。
“几百块钱能盖成这样?”
邱燕惊讶。
邱燕爸紧随其后也跟着出来了,“咋样?这房子气派吧?你俩回来的正好,一会儿志远陪我去大队把砖拉回来。
大队有砖厂的次品砖,都让我买来了,便宜三成呢,咱家围墙还没砌,拉回来,趁着最近中午太阳大,我自己闲着就给砌了。”
高志远爽快的答应,“好咧,有啥要干的就吱声就行,让我去干。”
邱燕很惊讶,她爸以前总是带着酒气,今天不但精气神看着焕然一新,还知道干活了!
几人说着进了里屋,屋里大炕宽敞看着得有两三米,炕革也是新的,家具可能没来得及买,还是以前那件破烂的柜子。
“这大炕比咱家的还好,比咱家的都大。”
高志远这瞅瞅那看看的。
“邱华呢?”
邱燕看了一圈也没邱华的影子,“上次不是来信说钱被人骗了,没走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