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咱们有咱们的优势,比如咱们本地的亚麻柞蚕丝就是天然优势。
就是咱们的设备旧,设计人员的观念太保守,缺乏时尚感,没有销售渠道,品牌意识也差。
像我们珠江服装厂凭借着国家政策,“三来一补”
(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模式,设备新,款式新,销售渠道遍布全国,衣服时髦价格低,很受欢迎,就是这个质量没咱本地服装厂好。
真希望哪天咱们也可以在自己的家乡有这样的服装厂,也不用东跑西跑了。”
谈到关于服装方面的知识,张勇滔滔不绝。
邱洁听得云里雾里的,“我姐卖的好像就是广东货。”
张勇适时的抬高自己,“那你姐有啥需要也可以让我帮忙啊,我可以跟厂里商量商量,好歹我还能说上几句话。
到时候你们多几个厂可以做对比,从厂里拿服装可比从批商那里拿便宜多了。
在咱们北方如果谁能有渠道从广东拿货,那款式,价格这方面跟别人相比一定可有优势了。”
邱洁夸他,“你还挺有商业头脑,不过这个我也不懂,我回去把你的话转给她听。”
张勇内心高兴,拿了笔和纸,“刷刷”
的开始写,他递给邱洁,“这是我的联系方式,这次可不许弄丢了,要联系我。”
邱洁小心翼翼的收起来,放好,“你放心,这是我姐的事,我肯定转达。”
邱洁虽然听不太懂张勇说的话,但是她听懂了,张勇可以让自己姐姐多挣钱。
张勇想让邱洁联系他的机会更大些,他继续加码,“如果你姐姐需要,我可以寄点料子的样品或者寄点成品都行,这点权限就是我一句话的事。”
邱洁都在心里记下了,现在这些东西是打动不了邱洁的,但是能为姐姐多做点事情,她是上心的。
张勇说,“你把你的联系方式也给我一个,万一你弄丢了,我还能联系到你。”
邱洁乖乖的把家里的联系地址给了张勇,但她会写的字不多,她说,张勇记下来。
张勇说,“我有机会也想在家乡展,人,最终还要落叶归根,一个地方的人,才有共同语言,在广东这个“帮”
那个“帮”
的,我真不习惯。”
说起这个邱洁想起她在电子厂就被里面的“湖南帮”
欺负过,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熟络的聊了起来。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趟车张勇感觉还没坐够,就到站了。
下了车,张勇还嘱咐邱洁,“记得让你姐联系我啊,你的事情我肯定尽全力帮忙的,你要不想在电子厂干了,来找我也行!”
邱洁和张勇分开,重新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邱洁心情很好,在南方生的事情好像也变得不重要了。
差不多到饭点了,客运站旁边的小馆子传出来的饭香,不断的勾动邱洁的味蕾,在广东的时候,她无比怀念家乡的味道,虽然她没离开前也没吃过啥好的。
现在不一样了,兜里有了底气,邱洁找了一家干净的小馆子,点了个锅包肉,还有一个酸菜炖血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