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你啊?”
曹安民刚走进供销社,站在柜台内的中年妇女便开始招呼。
此时供销社也刚刚开门营业,三三两两的顾客还都是年纪较大的女同志,曹安民看到售货员有些鄙夷的样子也不计较,抬起手晃了晃。
“唉呀妈呀!这么大一只鸡啊!”售货员瞪大眼睛惊呼出声。
另外几个顾客也被吸引过来,双眼放光的看着曹安民手中的鸡。
从前身记忆结合后世看过的文献和电视剧,这时候投机倒把的定义远远没有60年代末那股风刮起来那般恐怖。
不仅是投机倒把,就是建国到60年代初,流氓罪的判刑案例都不多。
现在两派还斗争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那些可怜又可恨的孩子还没有被洗脑。
曹安民之所以拿一只鸡来供销社也是心里有底的,对于投机倒把的定义他可太熟悉了。
“小同志,这只鸡你要卖吗?”售货员妇女看着肥硕的老母鸡,喉咙都干涩了,不自觉的吞咽着口水。
她说的卖自然是一语双关,别人问就是供销社收的。
(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不信,这大集体年代,农村和城乡私人是可以养殖牲畜的,而且类似鸡蛋,鸡鸭这些自家养殖产出的农副产品同样可以卖给供销社种类国营单位换钱或者换其他物资)
(不过猪牛羊驴这类都是各个生产队直管,比如猪可以分配卖给社员养殖照顾,到年底上交大队可以拿到分红或者计工分,包括自留地种植的粮食和蔬菜,这些收获后都属于自己的,可以去自由市场交易,这时候并不算投机倒把,还没有被年代末那股风气带歪)
(只不过那年代劳动以生产队的任务为先,加上粮食物资极其短缺,所以很多户人家只养一两只鸡鸭下蛋,甚至一只都养不起)
“这是自然,不然我来你们供销社干嘛,”曹安民点点头。
他体会到了系统的好处,另一个消费返利系统还没上班呢,这次来怎么也要换些钱备着。
“哎哟,这么大一只老母鸡,可惜不是活的”,另外一个男售货员也凑了过来,看着耷拉着脑袋的鸡一脸的可惜。
“这老母鸡我们家养好几年了,要不是今天早上不小心砸死了,家里也舍不得卖呢,”曹安民也是一脸难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