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加上存稿写了一百章才渐渐有人看,很多章节比较危险,怕修改了就过不了了,大家理解一下。)
“你说1000斤肉?还每个月?”杨国福歪着头瞪大眼睛看着曹安民,脸上写满了震惊。
他们厂从今年开始算上计划外的物资,平均下来一个月都凑不足100斤的肉。
而且这些肉大部分都用来招待,能弄来分到厂里职工的就更少了。
实在是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要偿还北苏的债务,全国上下一条心,这好的物资都源源不断的往北边送。
可想而知,这1000斤肉给这位杨厂长带来多大的震撼。
他们厂作为全市唯二的纺织厂,这钱票自然是充足的。
但现在这年月,有钱有票你买不到东西啊。
“是的厂长,首批1000斤猪肉,后期还可能有牛羊之类的肉,毕竟北边嘛,我伯伯说那边地广人稀,牧民很多,猪肉供应紧张,牛倒是很充足,如果价钱可以,他可以联系那边牧民提前收购往我们南方送”。
曹安民提前打了预防针。
这牛是红线,但是现在都恨不得吃人了,这些牛又不是登记在册的耕牛,曹安民估计想卖给厂里也不难。
“好!只要你能每月为厂里提供1000斤的肉,我立马安排你入职采购科,而且只要这牛不是本地记录的,我们厂也收!”杨国福咬牙答应了。
这段时间厂里职工可谓是怨声载道。
一些家里条件不好的职工全身都开始浮肿了。
作为阜宁县唯一一家千人级别的单位,他自然不希望职工过得清苦。
而且肉菜供应也是厂里的职责,只是现在大环境困难,拿不出肉而已。
“那我可说好了厂长,这肉现在的价格您也清楚,肉联厂现在拿不出肉,我听说黑市的肉都3块一斤还难买到,厂里采购的价格要是不高,我伯伯那边肯定也不答应,毕竟这么远,要是价格低了人家不卖可不怪我,”
曹安民听到杨国福的话心中也是一喜,这工作和牛肉一次性解决了,这下就不用担心受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