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王姨的手在护袖上擦了几下,握住梅秋婷的手心疼道。
她从建国初开始身体就不好,去年儿子去世她也大病一场,身体也是每况愈下。
但是家里孤儿寡母的她还不能倒下,最近她想开了,加上肉汤的滋补,体寒脾虚的症状好像没那么严重了,今天早上起来都比往常精神了不少。
对于梅秋婷她从始至终都没有恨意和责怪。
倒是一个少将军家的千金能重诺还能做到这种地步让她都忍不住钦佩。
明明只有二十六岁的年纪因为这两年的起早贪黑为她们家心力交瘁,整个人都沧桑了许多。
已经是老姑娘了,把她当做干女儿的王姨怎能不急?
“王姨,在家里还没有度过饥荒,没有解决长期温饱之前,我不会走的,”梅秋婷摇摇头。
她的确是报恩才来的阜宁,来的王家。
对于王姨的话她也懂,但是她真不忍心抛下几个半大的孩子。
这两年她早对几个孩子有了感情。
现在上面带头节衣缩食,他爷爷虽然还身在京城,但‘右’的帽子该悬挂在头上。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那些人的监视当中。
对于王家的困境梅家除了刚开始给的抚恤金后,后续无法给予帮助。
这也是梅家支持梅秋婷来这里的原因之一。
她是县供销社的主任是没错,但那些工资对于价格暴涨的粮食来说就渐渐有些入不敷出了。
王姨每月抓药的钱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5个小孩上学又是一笔开支。
现在县里给城镇普通居民发放的定量细粮能拿到三成就不错了。
重体力劳动者定量从每月37斤粮食缩减两次定量后,现在只有31斤。
普通成年人(男性)定量从每月31斤缩减到22斤,
学生儿童同样也缩减了定量,从原来的6-24斤缩减到了每月4-18斤。
半大小子正是最能吃的时候,这点粮食怎么可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