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县令升堂(2 / 5)

    到处都有人言之凿凿的说:“小神童在开封,被欺负的很惨!”

    岂有此理!

    张婶子、李婶子袖子一撸,当即决定,去府衙!

    不仅她俩。

    纵观南阳大街小巷,杀猪的、砍柴的、卖货的,形形色色的妇孺老幼,许多人放下手中的活儿,担忧出门询问情况。

    至于理由?

    《悯农》二首,除掉了贪官赵志,还百姓一个公道。

    全南阳成年男子,因他免三年徭役苦。

    全南阳百姓,因他免五年粮税。

    这理由够不够充沛?

    八岁就能富泽家乡的好孩子,百姓们挂在嘴边、惦在心里的好孩子,能眼睁睁看着他受外人欺负?

    与此同时。

    南阳城门大开,路人纷纷自觉让出通道。

    一个年迈的老者,带领一群人浩浩荡荡进了城。

    这位老者,是河西村里正。

    老者身后,是三叔公。

    再往后,是全河西村的男女老少们。

    总之,听说崔岘在外面遭了欺负,里正和三叔公一合计——

    全村出击!

    “岘哥儿一家当年在村里的时候,咱们没少编排他们。可后来呢,村里谁家没沾过岘哥儿的光?”

    “这些年,村里修了路,建了学堂,挖了河渠,免了赋税……全都因为岘哥儿!”

    “现在岘哥儿出事了,村里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出来说句话!”

    于是,河西村人带头,诸多南阳百姓跟随,大家一起去县衙报案!

    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伏牛巷。

    裴氏族学。

    学堂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镇御大明 我在秦时做丞相 还和不和离了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俯仰人间二十春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贞观无太子 映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