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便一路淋秋雨,踏寒风而行,倒是让自己冷静了许多。”
朱允熥怔了怔,心想你这脑回路倒是有点不一般,好端端的让自己淋雨,当下笑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该宣泄时,尽情宣泄便好,似杨先生压抑心中快意,人生岂不是少了许多乐趣?”
杨士奇摇头道:“我不是压抑,我心中的欢快,并没有丝毫减少。”
“我只是让自己冷静,不要被喜悦冲昏了头脑。”
“正是我昨日所言,福祸相依相存,到了极喜处,便须防乐极生悲。”
“我没有陛下那般大的本领,能将喜怒哀乐,挥洒自如。”
“那便只能谨守本心,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
朱允熥对此倒非常理解,他有些好奇地问道:“这翰林院侍讲学士,是几品官?”
朱允熥隐约记得,官至翰林是很了不得的事。
但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对于翰林是多大品级的官,并不是很清楚。
“从五品!”杨士奇答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才五品,还是从五品,好小啊!”朱允熥想起老朱前日赐自己的宝刀。
持宝刀在手,三品以下,可先斩后奏。
五品官可比三品低得多,何况还是从五品。
他略带怨气道:“皇爷爷真小气!你好歹也是我亲自拜的老师,难道就不能封一个大一点的官吗?”
“还说什么连升二级!”
“这要是不升,只封了一个翰林编修,岂不是更小了?”
杨士奇听他这般吐槽,顿时愣在了那里,旋即哈哈大笑。
“殿下,你可知道读书人寒窗数十年,再通过层层选拔,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过关斩将,到最后一朝鱼跃龙门,位列三甲甚或高居榜首,能封一个什么官吗?”
“一般而言,若是得了状元、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