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大好。
此时,吉垣从外面进来,递上了锦衣卫密探和检校们打听到的消息。
老朱没有立即翻开,而是问吉垣道:“那日派人去给吴王报信示警之后,吴王可有什么表示吗?”
吉垣欠身道:“吴王只说他知道了,并无其他表示,似乎丝毫也不感到震惊和意外。”
老朱脸上的笑容消失,神色有了几分凝重,又夹杂少许萧瑟与疲惫。
他仰头望天,轻轻叹了口气。
“吴王这是早就心里有数了。”
“他只是不愿和咱说,以免伤了亲情,真是个好孩子!”
一番感慨后,老朱方翻开刚才呈上来的密报。
“户部尚书赵勉与其老丈人翰林学士刘三吾在喝酒时,言及监国吴王根本不懂财税,胡乱行事,必成大乱。”
“赵勉说,商税由三十税一,改为十五税一,肯定推行不下去。”
“赵勉还说,如今吴王让他将户部所领的国库交出去,迟早又会乖乖送回来。”
“哼!”老朱看到这里,生气地冷哼了一声,龙眸中杀机隐现。
“这个赵勉,好大的胆,竟然敢妄议吴王。”
老朱发完脾气,又自言自语道:“不过,这商税由三十税一,改为十五税一,会不会太收重了一些?”
“咱虽然是重农抑商,但四方货物,都是靠商人贩卖运送。”
“若给他们加税,只恐物价也会跟着上涨,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和困难。”
“况且,商税占比极低,就算加税一倍,对国家财税的影响也极小,熥儿不会不清楚这一点,为何会如此行事呢?”
老朱心念飞转,很快又觉得,朱允熥这样做,必然有他的道理,且先看一看再说。
他接着想起另一件事,问道:“咱记得之前有上报,熥儿派出去查封户部账簿和国库的人,是一名老和尚?”
“正是!”吉垣忙道:“此人法名道衍,俗家名字叫姚广孝,以前曾在燕王府随侍燕王,这段时间,才刚到吴王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