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摸了摸胡须,心中暗道这小子倒还有懂礼数,不似其他武将勋贵那般粗鲁无礼。
当下笑道:“曹国公言重了,下官不过稍稍等候了一会儿,哪里当得起曹国公这般言重。”
两人一番寒暄过后,李景隆请黄子澄落坐,下人奉上了茶。
“黄先生今日过府,恐怕不是来叙叙闲情的吧。”
李景隆喝了一口茶后,便开门见山地问道:“李某是一介武夫,比得你们读书人,没有那么多的弯弯肠子。”
“黄先生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黄子澄见其点破,稍稍斟酌,方道:“今日的《大明日报》,曹国公看过了吧?”
“看过了!”李景隆装出一脸钦佩的模样,道:“燕王殿下求学之心,令人钦佩。”
“我辈武将,都该以燕王为楷模。”
“实不相瞒,李某也在琢磨着,是不是应该效仿燕王,也拜吴王为师呢?”
“黄先生,您觉得呢?”
他坐着的身体向前半倾,作俯身状,笑着望向黄子澄。
黄子澄是献王的人,这是路人皆知的事。
而此次吴王正是抢了献王的储君之位。
虽然两兄弟表面上还装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但外人谁都认为,两人早已是势同水火。
任谁被别人夺了神器,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献王自然也不例外。
他这么问,就是想测试黄子澄的反应。
由此也可以看出献王的态度。
黄子澄脸上带着微笑,端起茶杯,用茶盖轻轻拨弄着茶叶,吹了口气,使茶水微冷,方抿了一口道:“此茶口感醇厚,回味无穷,确是好茶!”
李景隆笑道:“黄先生若是喜欢,我让人包上一些,送到黄先生府里面去便是了。”
“不过,黄先生还没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呢?”
黄子澄将茶杯放下,道:“曹国公不愿与黄某人说实话,黄某人又该如何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