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你错了。”
“舆论并不在穷苦百姓的口中,而在手持笔剑,写史著书的读书人手中。”
“你得罪了他们,你死后所留下的,便不是永垂青史的不朽,而只有口诛笔伐,只有滚滚骂名!”
方孝孺端坐不动,神色中却不自觉黯然。
朱允熥忽然笑了起来。
“我知道,你害怕,你不敢面对。”
“你不怕死,但你怕背千秋万载的骂名。”
“故而,你只敢提一个井田制,纵使知道这并不可行,但你还是要提。”
“因为井田制是周制,是周公所行之制,是圣贤所赞誉的。”
“如此一来,天下读书人便不能反对。”
“你恢复古制,还会获得千秋美名。”
朱允熥不屑道:“你想得真美!”
方孝孺没有为自己辩解,反问道:“吴王殿下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当然有!”朱允熥叹道:“均分天下田产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很难行得通。”
“至少,在如今的大明,条件还远远不够成熟。”
他在窗前负手而立,望向绵云层层遮住了太阳的天空,轻轻吐出四个字:“改革税制。”
方孝孺正伸手去端茶杯,闻言不由一颤,手停在了半空,问道:“如何改?”
“向富人征税,将穷人的税能减尽减,直至降为零,乃至变为朝廷向穷人倒贴。”
朱允熥风轻云淡说着最平常不过的言语。
出口时是和风,落下便已成惊雷。
向富人征税,向穷人减税,这是后世许多国家的口号,也推出了不少政策。
然而,实际效果,却仍然有限。
因为富人有无数种办法可以逃税,所以对富人的税,往往就变成表面上看起来很高,但实际上收得很低。
对穷人的税,看起来收得不多,甚至干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