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有一个儿子。”吉垣立即答道:“奴婢听说,吴王殿下虽然处死了李景隆,但并不打算牵连其家人,还准备让李景隆的儿子承袭爵位。”
“好!”老朱赞道:“熥儿做得好。”
“文忠毕竟是咱的外甥,他对大明也是有功的。”
“他的儿子犯法被杀,但文忠的功仍然是功,由他的孙子继承爵位,此举甚妥!”
吉垣浮起笑容道:“吴王殿下处理朝政,素来都是极妥当的。”
老朱斜眼看了他一眼,目光又迅速移开。
这段时间让朱允熥监国理政,老朱对他也是越来越满意了。
觉得他处理起政事,较之当初的标儿,还要更圆滑老练,得心应手,很合他的心意。
要知道,熥儿才十四五岁啊!
这个年龄便能将朝廷大政处理得井井有条,将来何愁他不能治理好天下呢?
一念及此,老朱心情大悦。
刚才因李景隆之死而激起的对李文忠的思念和少许愧疚之情,也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嘴角边不由自由翘起一抹弧度。
随后便拿起了另一封密报。
这一份讲的正是朱允熥在聚贤楼邀罗贯中前去《大明日报》,而后方孝孺出题,朱允熥作诗的事。
“好一个‘滚滚长江东逝水’,熥儿写的诗词,该让那些满腹经伦的读书人汗颜了,哈哈哈哈!”
老朱兴奋不已,看着密报所写的诗词,两眼发光。
吉垣在一旁笑着插言道:“可不是嘛,听说吴王殿下的诗词一写出来,金陵城内,不知有多少人争相传诵。”
“无一不夸吴王殿下有惊世之诗才。”
“若不是生在帝王之家,咱大明朝下届科举的新科状元,非吴王殿下莫属。”
老朱脸上笑容灿烂,双手张开拂袖道:“咱老朱家的子孙,不用当什么新科状元。”
“熥儿将来是要当皇帝的人,写诗词文章对他来说,不过是茶余饭后的消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