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代帝王能取代的。
真要这样做,也只会让帝王沦为笑柄。
或者像“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一样,纵是横扫六国的千古一帝,也要受到后世最严厉的批判。
朱允熥看他们的表情变化,也猜到了他们的心中所想。
“科学”这个词,对后世的人来说是常识。
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很新奇,难以理解。
他们当然会将“科学”与“理学”,“心学”或者其他儒家八派之类的联想到一起。
不过,他们这样想也好,正好可以减少自己推广“科学”的难度。
在国子监提出“科学”的理念,是朱允熥反复思考了许久才做的决定。
仅靠自己一人脑海中记得的那点零零散散的知识,要推动大明迈入工业时代,迈入科技文明时代,太困难了。
发展也会非常之慢。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虽然接受过系统化的现代教育,但此时能记起来的知识,却不成系统。
很多关键知识点,都遗忘了。
比如说,作为念过理工科大学的人,朱允熥清楚记得微积分的公式和原理。
可当他想将微积分写出来,将其传授给这个时代的人时,却发现了另一个致命的问题。
要学习掌握微积分,必须要先学习小学、初中、高中的初等数学。
也就是说,朱允熥需要先编写出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教材。
这一下便将他给难住了。
如果是在后世,可以在网上搜资料,可以查阅参考别人写的东西,让他去编写小初高基础教材,他有自信能完成这项工作。
毕竟,天下文章一大抄。
编教材嘛,其实也一样。
这里查点资料,那里抄一点,一本教材就编出来了。
可这里是大明,他不仅查阅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资料,甚至身旁连一个能与之讨论,帮助他发现缺陷和漏洞的人都没有。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