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仍然不够。
十万本!
依然不够。
三十万本!
最终,《科学》期刊的总印刷量,达到了此前完全难以置信的三十万本!
要知道,它不是《大明日报》这样的悠闲读物,而是讲解专业技术的学术期刊。
三十万发行量的专业学术期刊是什么概念?
金陵城附近有十几万工匠,基本上是人手一本。
剩下的,则销往了全国各地。
由此而来的巨大反响,可想而知。
“原来这个器具,竟是这般打造的,真是构思精巧啊!”
龙江宝船厂,一名老匠翻阅着《科学》期刊,由衷感叹道。
“哈哈哈,我说我以前打出的菜刀,怎么总感觉差了一分火候,原来如此!”
金陵城的某一个铁匠铺子,一名铁匠看着手中新打出来的菜刀,脸上露出灿烂笑容。
多亏了《科学》期刊。
要不然,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摸索不出其中的关窍。
同样的一幕幕,发生在大明许多地方。
无数的工匠,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都从《科学》期刊学到了技术,解决了从前一直难以解决的难题。
《科学》期刊是大杂烩,涉及的行业很广,上面的内容,当然不可能全部能看得懂。
但没关系。
只要与自己专业技术相关的那部分能看懂,就足够了。
也有少数技术高超的人,在看到《科学》期刊上面的专业知识后,不屑摇头。
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更好的技术。
其中有一部分人,便给《科学》期刊投稿,讲述自己的技术。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华夏民族的两个传统了。
一方面是将技术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