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盼君的言下之意,他岂有不知之理?
程朱理学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播,已渐渐深入人心。
如今朝堂内,别的不多,但以“道德君子”自标的人,可不在少数。
朱允熥若是提出大规模扩张宫殿,这些人必定要跳出反对,又不知要闹出多少风波。
虽然朱允熥不怕,但总归是一件麻烦事。
顾盼君此时站出来,说是自己喜欢,其实是替他挡刀挡枪,背骂名的。
“你就不想为自己博一个千古贤后的名声吗?”朱允熥笑道。
“自古夫妇一体。”顾盼君笑道:“臣妾既然嫁给了陛下,要做的事情,便是辅助陛下成为千古名君。”
“陛下若是成了千古一帝,那无论臣妾做什么,臣妾都是千古贤后。”
“臣妾虽然下愚,却也读过几本史书,知道这个道理。”
朱允熥问道:“那你就不好好劝我专心国事,不贪图享乐,不为一己之私,耗费民力大修宫殿吗?”
顾盼君轻轻摇头,道:“臣妾小时候看族中的弟子读书,他们没有一个人不想着赶快下课,赶快将功课做完,好早些出去玩耍的。”
“读书人寒窗苦读,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陛下夙兴夜寐,治理国家,又是为了什么呢?”
“圣人都说了,食色,性也!”
“又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陛下为储君之时,便已经为天下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
“臣子有功当赏。”
“陛下有大功于大明江山社稷,自然也该赏。”
“兴建宫殿,便是陛下给自己的奖赏。”
“若是臣子建功而不赏,那臣子便不会为国效力,为陛下效忠。”
“若是陛下有大功却不赏自身,那陛下才会真正懈怠,不想理政,这才是臣妾的罪过。”
“陛下得了奖赏,自然就更愿意好生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