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
这就是占领舆论的阵地了。
表面上看起来可能不起眼,初看很多人也多半不以为然。
但长期宣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渐渐就会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一个朝廷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在造福百姓的印象。
这一条至关重要。
爱国教育,就要从这一点一滴上,开始慢慢入手。
这个时代除了儒家读书人,大谈精忠报国之外,大多数老百姓只有很朴素的是非观,对国家朝廷没有太多的感情。
所谓江山变色,无非是换一个皇帝而已。
老百姓只图有饭吃,才不管那些呢。
报刊上的宣传,就是为了慢慢培养老百姓们朴素的爱国观。
让他们自发的拥护大明朝廷。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使大明的统治进一步稳定和加强。
而第四版则是最特殊一版,主要是报道民间的一些事,也包括低级官员如何办案,衙差如何行事……这就有喜也有忧。
有宣传表扬,也有严肃批评。
为了收集素材,朱允熥又引入了记者。
他这样做,其实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那就是通过这些记者,来了解下面的情况。
老朱有锦衣卫和检校,对金陵城和百官的动向,了如指掌。
可他却缺少耳目。
记者采访,就是一个很好的名义
打着采访的名义,深入了解民情,了解官员的动向。
也可以不说是采访,暗中了解。
至于采访得到的消息,要不要刊发在报纸上,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反正,没有刊发在报纸上的消息,每日也会汇总,整理后向他报告。
《大明日报》作为大明唯一官方许可向普通百姓发行的日报,加上又是用白话写的文章,写的还是极为有趣的事,比如皇帝的往事,朝廷的动向,民间的趣闻等等,因此,很快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