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经筵最大的好处就是与皇帝接近,通过讲解经义,打着圣贤的旗号,微言大义,影响皇帝的喜恶,在皇帝心里留下好印象,让皇帝认为这些老夫子都是治国大才,进而被委以重臣。
历朝多少前辈都是通过这条路,成为尚书阁老,扶摇直上。
或许是神宗先帝在张太岳的经筵中留下心理阴影,亲政后经筵时有时无,国本之争后更是叫停了。
这让多少心怀天下的名士大儒捶胸顿足。
圣人的经义没有被说给皇上听,我们不甘心啊!
没有这条青云之路,我们这些栋梁被埋没,天下大治又被推迟,我们真是痛心疾首。
等到当今皇上即位,他虽然从小不识字,不明经义,但向学之心还是非常强烈的。
被一干阁老大臣们一顿苦劝(忽悠),按照祖制开了经筵,诸位学士大儒们,无不泪流满面,激动万分。
孙承宗丶袁可立等大臣因此被委以重任,成为股肱之臣。
突然间皇上又停了经筵,这怎麽能行。
这麽多学士大儒们排着队等着给皇上你讲经,向你展现他们的治国大才,你怎麽能说停就停,真是急死人了!
崔景宗缓缓开口:「诸位不要着急。皇上这顿胡闹,长久不了。」
众人好奇地问:「崔公为何有此说?」
「这世上的事,过日子也罢,雄心壮志也好,落在跟脚都需要钱粮。
户部国库穷得能跑老鼠,皇上一番折腾后,定会撞到南墙,知难而退的。」
众人对视一眼,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张允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内外库还是不能有钱。一有钱皇上就会不惜民力,大兴土木,挥霍无度。
民脂民膏,不能如此胡乱浪费。」
许澄:「对,就该藏富于民,民富则国安嘛。」
方选贤:「皇上不是还有内帑吗?还能折腾一会。」
崔景荣摇了摇头:「内帑,辽东是个无底洞,内帑那些银子全填进去,也不见得能冒个泡泡。」
吴应祚眼睛一亮:「崔公明见!内帑的银子要填辽东的天坑,皇上闹腾不了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