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酱油不比油丶盐丶醋,放不了多久。现在是秋老虎的尾巴还勾着,酱油放不了一两个月就得坏。
到时候生了蛆,恶心了客官你一家,也坏了咱家店里名声,还客官三思。」
刘秉忠跟妻子一商量,有道理。
「那就来五斤。」
「十六号客官,宛平老张家酱油十斤!」
刘秉忠来到结帐处,递过去号牌,结帐的帐房接过来,拿着算盘啪啪地一合计,「总计四角三分四厘新币。
这是你的清单,请客官过目,确认无误!」
刘秉忠接过长长的清单,与妻子一一过目,没有发现买错或者买漏。单价和数量,也非常清楚。
至于总计金额,刘秉忠装模作样算了一遍,算得脑子一团浆糊,却故意装作心中了然的样子。
「帐目没错。」
然后刘秉忠从怀里的口袋里,掏出几张商票,递给帐房,还找回来几张厘票。
刘妻又惊又喜地问:「当家的,这就付帐了?」
「付帐了!」刘秉忠神定气闲地答。
「给几张纸片片,就能买回一大堆的东西?」
「什麽纸片片,那是皇上发的商票,给咱们的俸禄。」
「皇上发的商票纸片片,就能在这里买东西?」
「这里是皇上的店,肯定要认皇上发的商票。」
妻子看着夥计往外搬的货品,高兴地声音都在打颤:「当家的,你可真是吃上皇粮了!
以后皇上这商票还发不?」
刘秉忠迟疑了,这事还真不好说。
按国朝定例,文武百官的俸禄是户部来发,可现在户部除了勉强保证发放禄米,折色银子可一点办法都没有。
现在跟国朝初年不同,文武百官的俸禄要是全部发米,谁也吃不消啊。家里过日子,不能说填饱肚子就行了。
做衣服的棉布,做菜的油盐酱醋,租房子的房租,看病的诊费药钱...
哪样不要钱?
以前折色,需要把折物卖了才有钱,由于折物不定,物价也不定,大家到手的银子也忽多忽少。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