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韩爌有些小后悔
不是众臣多疑,而是朱由校有这方面的「前科」。
弑君谋逆大案是最明显的。
锦衣卫和东厂早就探知到相关线索,也禀明给皇上。
皇上假装不知道,暗地里布下众多陷阱,张网下钩,等着有缘人进网上钩。
薛三省丶李宗延和高第这三条胖头鱼还自以为高明,做事隐秘,结果傻乎乎被皇上收网拉钓时才明白。
自己太傻太天真!
皇上太腹黑太心毒。
于是限成了国朝洪武年以后最大的谋逆案。
虽然皇上没有肆意蔓抄牵连,但是杀的文官都是以尚书丶都御史丶侍郎丶学士丶郎中为主的高级官员。
地方牵连的都多是巡抚丶参政参议丶监察御史以及致仕的尚书丶侍郎等「名宦」。
朝野上下有多少位这样的人物?
他们都是官宦缙绅的核心和柱石,受这次大案牵连,被一家家的按照户籍纸和族谱诛杀。
这谁受得了。
接着是卖国通贼大案。
这个案子牵扯的人太多了,大小官吏丶包括地方士绅,足足超过三千人。案情又异常复杂,牵涉到贪污舞弊丶行贿受贿丶以权谋私丶违禁走私丶出卖军情丶私通建奴..:
虽然复杂,可都是人精的大臣们很容易就发现,锦衣卫还有平辽都司早就掌握了大量线索,可就是不声。
一直等利用这些通贼官员向建奴传递了错误军情,迷惑他们,牵着他们鼻子走,进而获得了冬季攻势大捷。
辽东胜券在握,这里就开始点名。
利用完后要开始论罪杀人。
卖国通贼案,高官被杀的只有吏部尚书崔景荣等少数几位,被杀得最多的六七品御史和给事中,还有分巡道丶分守道这些都察院外派御史。
这些人都是「正道」各党的中坚力量,直接被杀得「人才断层」!
皇上,你这不仅是钓鱼,还用完就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