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他沉吟一会说:「绍夫,越是如此,我们越要想法跟制置司抢人。」
黄克反问一句:「抢人?」
「京察大计最终的目的是什麽?补缺职!
两大案后,六部诸寺各衙门里缺职甚多,我们用这些缺职诱使制置司里的官吏。
老夫考察过,制置司有不少公事承办员,还有不少八九品小官,有的是从南北两京的国子监监生中招录的,有的是从各地举人中招录的,还有的是从京城各衙门末入流和八九品小吏里选拔的..
种种不一,都是以前不得志,求正途而不得之人,只能转而求其次,投奔制置司,谋个一官半职。」
听到这里,黄克赞听懂了韩的想法。
「象云公想用六部诸寺各衙门正途官员的缺额,去诱使制置司的办事官吏们离职,转投过来。」
「对!」韩右手狠狠一挥,不想却砸在轿壁上,发出恍当一声。
前面轿夫头连忙问:「老爷,有什麽吩咐?」
韩揉着右手,忍着痛,「没事,继续走,去大明门兵部衙门。」
「是老爷。」
韩转过头来对黄克赞说:「皇上在制置司确实笼络了一批大才,他们未来必定飞黄腾达。
可他们毕竟只是少数,制置司大部分官吏都是普通人,他们想得更多的是自己能不能过上安稳日子,头上的官帽子能戴多久。
在他们看来,制置司是皇上兴致所至开设的临时有司,谁知道皇上什麽兴致没了,这制置司说没就没了,到那时自己怎麽办?
一家老小怎麽活?」
黄克赞许道:「象云公所言极是。
六部诸寺不管如何,都是朝廷经制的衙门,从太祖开国时就有了,与国一体。
一个是朝不保夕丶随时可能没了的临时衙门,说不清道不明的临时差遣;一个是可以依靠一辈子的经制衙门,堂堂正正的正途官职。
制置司的那些官吏们,自然会知道如何选择。」
韩授着胡须,自得地说:「制置司大才云集又如何?千头万绪的政务琐事,还得靠下面的背吏末官们去办。
他们数百上千,是一个衙门官署正常运作的根基。没有他们,制置司有再多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