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继承了前人的智慧原本是件好事,可成就了一个桔,没有勇气跳出这个桔,看到更远更深的东西。
黄尊素感受最深的就是,儒理正学,把《易经》挂在嘴边,却忘记了这本经义最核心的字。
易!
变化。
因时而变。
因势而变。
不断变化进步。
在新的济世救民道路上探索了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高攀龙等旧友,发现他们还是那群困在时代磨房的驴子,还在「圣人智慧」打造的桔里打转,同时还变得执和偏激。
「好了,四位都看完了,都说说吧。」
朱由校的话打断了黄尊素的思绪。
他抬起头,先说了一句:「皇上,臣觉得天启四年南闱案足以杀一做百。」
黄尊素现在十分清楚眼前这位年轻天子的脾性。
把自己四人紧急召集到紫光阁,说明他很愤怒,准备在此前的计划基础上,对高攀龙为首的江南士林丶缙绅世家再上手段。
高攀龙等人远在江南,没有亲身体会到皇上这一年来的手段,意识还停留在天启初年,那个躲在深宫,放纵阉党肆虐的「愚钝天子」印象中。
这个意识,让高攀龙等人头上悬上一把利刃而不自知。
皇上要是决心再上手段,比南闹案更激烈的手段,那可能是摧毁性手段。
身为天启帝身边可数几位幕僚智囊之一,黄尊素深知皇上的「工具箱」里还有好几件让人心惊胆战的利器。
黄尊素开口就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希望能维持原计划,暂时不要扩大对高攀龙为首的江南士林的打击。
朱由校听出黄尊素的意思,没有出声,静静地听着。
「皇上,东林党兴盛之后,背弃了初心,里面混入了太多的势利小人。
但臣向皇上担保,愿意用全家性命担保,高攀龙他绝无二心,他心里只有大明社稷万民,一心想着铲除积弊,扶危持倾,为大明彻底解决内忧外患。
皇上,南京魏督公丶刘都事以及梁指挥使既然知晓了高攀龙等人的计划,想必也早就采取了应对措施。
臣恳请,再给他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