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板斧,本官早就应对自如。」
「那就好。真知县,你即将赴任苏州吴县。如今我们与那边势同水火,那里对我们而言是龙潭虎穴,你去吴县就任,无异于深入虎穴。
你准备好了吗?」
真永曾笑了笑。
他是秀才出身,机缘巧合成了苗可秀的幕僚,为其出谋划策,出了不少力。
在魏忠贤清查两淮盐政时,当机立断,劝苗可秀识时务者为俊杰,及时改换门庭,获得回报,
苗可秀先是迁升扬州知府,现在又是应天巡抚。一年两迁,步步高升。
真永曾因为「学历」太浅,先是接任斯文种,署理江都知县,后来又去报国讲习所进修了三个月,现在主动请求去吴县,就是要抓住机会搏一把。
「刘先生,现在他们阵脚大乱,学生此去吴县,暂且蛰伏,暗中笼络他们中有弃暗投明之心的人,然后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
刘国华点点头:「好,你知道自己的任务就好。
这是你的一次绝佳机会,是虎是狗,全看你自己的了。」
「学生定会牢记先生教诲,不负先生期望。」
苗可秀在一旁看着着实羡慕。
真永曾进报国讲习所进修学习,恰好刘国华回京述职,受邀去讲习所讲了十几节课。
抓住这个机会,真永曾认刘国华为师。
刘国华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也默认师生关系。
苗可秀很清楚,这位刘国华看上官职不高,权势不显,可人家是皇上近臣,智囊谋士之一。
进京投题本就能立即进西苑勤见圣驾!
出京被委以重任,与魏忠贤一起坐镇南京,是皇上在江南的两位代表。
魏忠贤代表的是司礼监,刘国华就代表的是制置司!
认这样的人为师,前途不可限量!
要不是自己年纪稍微大了些,又拉不下脸面来,真的也想认他做老师。
「刘先生,那边正在策划对上海市舶局和棉纺厂发起非难,多有不轨..,
皇上密诏里要我们切实保证市舶局和棉纺厂安全...市舶局要害在海上,有两浙巡海都司操持,暂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