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帮厨,听她说是宴请一位西夷人。叶相国请了十几位进士举人老爷来作陪。」
「西夷人,难道又是恳请相国,替他们上疏,传那个什麽西夷教?」
「我看悬。那个西夷教太霸道,只准拜他们的神,不准拜三清菩萨,不准拜各路神仙,连祖宗都不准拜,没道理啊!
难不成信他的西夷教,我连祖宗都得丢了?
「确实是,太霸道了。」
芙蓉园听水轩里,六十八岁的叶向高发须皆白,精神翼铄。他一身直缀,头戴四方平定巾,端在在东席主位座椅上。
一位西夷人坐在西席客位上。
他四十多岁,一身衫袍,戴着儒巾,不看面相,俨然一位大明饱学儒士。
他就是艾儒略,义大利耶稣会传教士。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坐船先到镜濠,然后到京师勤见,不成。
游历松江丶扬州丶开封丶杭州等地传教,收效甚微。
天启四年,叶向高告老还乡,邀请他一起来福建。
艾儒略便在闽地传教...
今日是从外地传教回福清,拜见好友叶向高。
作陪的是徐火勃丶陈鸿,都是闽地的名土,叶向高和艾儒略的旧友。
「艾夫子,这两年在闽地传教可顺利?」叶向高授着胡须问。
艾儒略摇了摇头:「不顺利。闽地百姓敬神崇祖,我们的教义与之严重冲突。」
他一口流利的官话,说话也文质彬彬,跟普通的士子文人没有什麽区别。
「我曾经说过,传教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来改变。新大陆丶南海各岛是荒蛮之地,只有陋俗,没有文化,愚昧落后,未开化的文明。
但是大明不同。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让人倾慕。
在这样的地方传教,一定要改变教义,适应它的文化和历史..:」
叶向高和徐火勃丶陈鸿对视一眼,默然没有出声。
「可是我们教廷的那些红衣大主教们,比你们最顽固的老夫子还要顽固。那个...不化,像一块大石头!」
「冥顽不化。」
徐火勃笑着接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