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王洽看了他一眼,说:「君子小人,稚羽兄说得太绝对了。世上多的是普通人,他们要养家糊口,想升官晋职,过上好日子。
朝堂上的现状就是,你不愿同流合污,皇上有钱,养着你,每月那点禄米和折色,饿不死你,也绝不会让你吃饱。
许多官吏为了能够养家糊口,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能委曲求全,这个我们都能理解。」
张凤翔冷冷一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为了几口嗟来之食,就能气节丢掉?」
王洽气不打一处来。
张凤翔是山东布政司东昌府堂邑县人,士绅世代,家里有田地数千亩,又在运河要津的聊城,临清有几间商铺,财源滚滚,当然不用吃嗟来之食,可以吃着山珍海味谈气节。
「稚羽兄,京官进士们,不是各个都如贵府那般有钱,贵府谷粮满仓,当然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
张凤翔马上黑了脸,「王涵仲,你这是什麽话?我们张家耕读传家,可不是什麽富贵高门大户。」
王洽冷笑道:「耕读传家,张兄有下地耕种过吗?」
「你这是什麽意思?」
看到两人呛了起来,韩脸色一沉:「吵什麽!这个时候吵什麽!
现在正道危急时刻,我们更要团结一心,你们倒好,自己先吵了起来。」
李瑾连忙说:「对,对,张兄,王兄,现在奸侯当道,把持朝政,凶焰薰天,我们更要如元辅所言,好生团结..
元辅,我们还是早点定夺吧,能找到多少人就是多少人,赶紧上疏弹劾,与江南和陕西遥相呼应。」
韩抬着眼皮,眼晴盯着李瑾,不满之意在眼角一闪而过,前些日子叫韩栋去找杨涟,告知制置司西北局洪承畴意欲吞并解池盐场一事,怂杨涟上疏弹劾,只是希望他把朝政的水搅浑一些,让皇上的注意力转移到江南士林身上,不要再盯着山西。
现在杨涟拉着陕西的二三十位官员上疏弹劾王家桢和洪承畴的乱政,还按例把自己的弹劾奏章底稿抄件,以书信方式遍示各地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响应,引发更大的轰动。
效果达到了!
天下闻名的杨涟上奏弹劾制置司西北局,海内侧目。
加上江南高攀龙组织士林们,如潮水一般上疏弹劾魏忠贤丶堵胤锡丶冯梦龙丶沈有容等人,掀起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