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位江南在任官员和致仕官员,或联名,或单独上疏,弹劾松江知府丶
江南织造局都事堵胤锡,横行乡里丶巧取豪夺丶鱼肉百姓丶横徵暴敛..
朝廷一片哗然。
东林党人开始反击了!
可是这些弹劾上疏进了通政司和都察院,都是石沉大海,连片浪花都没有漾起。
但是朝中百官们都知道东林党人的习惯,这只是第一波试探,后面还有排山倒海的攻势,一浪接着一浪。
果不其然,到了九月初,杨涟纠集陕西河南官员五十一人,地方致仕官员六十九人,或联名,或单独上疏,继续弹劾王家桢和洪承畴,罪名从鱼肉百姓升级到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与此同时,高攀龙带着江南士林六百七十人上疏,除了弹劾堵胤锡丶魏忠贤丶冯梦龙祸乱地方丶欺压百姓之外,还扣上勾结两浙巡海都司沈有容丶贺虎臣,唆使怂愿两人纵兵抄掠地方,冒充海贼劫道,私藏兵甲,囤积粮草,意图造反..:
消息传开,京师五城震惊。
好久没有听到这麽生猛丶让人膛目结舌的弹劾奏章了。
东林党不愧是靠闻风弹劾起家的,这些年来他们人才辈出,一支毫笔妙笔生花,写出一篇篇雄文,传遍天下,千翻了一个又一个奸侯。
这一次会如以前一样旗开得胜吗?
很快,蛰伏在朝堂上的东林党人猛然发现,京师内外的风向,并不像以前那样,完全倒向己方。
几人暗地里凑在一起商议。
「我打听了一下,各处百姓议论,都抱着看戏的心态。」
「这些百姓到底怎麽了?难道不知道我们秉承天理,代表着正道吗?
他们怎麽不像以前那样踊跃呼应呢?」
「难!文化局的那些宣讲队太厉害,他们牵着百姓们的鼻子走。在这几月里,他们尽在讲我们东林党人屁股底下,裤裆里面的那些破事。
现在百姓们不再认为我们是正人君子,有的还骂我们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不行啊,这样下去,京师民意不正,我们如何响应景逸公他们的正义之举?」
「我们也花钱雇人,去街头巷尾宣讲,扳回民意。」
「没有那麽简单。我的一位旧友从原籍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