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国朝初年某位致仕阁老的别院,几经转手,现在成了陕西名士刘仅年的园子。
刘仅年,祖父是万历年名臣丶兵部尚书刘四科,其父刘宇曜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只是三十八岁就英年早逝。
但是世代缙绅,不仅家学渊博,更是故交好友遍及天下。
刘仅年二十二岁就考中举人,可惜会试难中,后来乾脆不再应试,四处游历,治学交友,成为天下名土,海内大儒。
尤其与江南东林党人结交最是笃深。
杨涟赴任西安,他几乎形影不离,他的渭阳园也成了正道之士聚集的地方。
此时杨涟丶刘仅年,陕西布政司右参议刘正腾,陕西按察使金事丶分巡粮道陈阳波,还有江南来的三位名士杨惠顺丶李道亨丶徐连爵,坐在一处亭子里,激烈地讨论着。
杨涟是七人中声望最高者,当为首脑。
他在亭子里转来转去,挥舞着双手,慷慨激昂地说着话。
「江南浩劫啊!
士林大儒,众多俊杰,被那些粗鄙佃户奴仆一扫而空。
缙绅世家,十室九空。
这是国朝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浩劫!
这肯定是魏忠贤幕后指使的!他阴险狠毒,这等计谋肯定是他出的!
年初他去南京镇守,就是为了陷害忠良,铲除异己!
天启四年春闹舞弊案,一听就是魏阉构陷之举!现在又指使佃户奴仆犯上作乱,真是令人发指!
我等正道之土,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死谏!
对,死谏!
没有别的法子,只能用我们的鲜血和性命去唤醒皇上,去激发天下正道之士的义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扬清激浊,剪除国奸!」
刘仅年激动地说:「大洪先生,你名孚天下,为大明正道之士的楷模。你振臂一呼,定能应者如云,蠹振纲立纪,剔弊发奸,在此一举!
我愿散尽家财,刊印无数揭帖,把大洪先生的洪钟义言传遍天下!」
杨惠顺丶李道亨和徐连爵三人更是激动地满脸涨红,浑身颤抖,脚鼓掌,恨不得马上飞到南京,跟魏忠贤同归于尽。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