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经筵上侍讲官。」
「记得。」
「员娇公带着我们几位,除了给皇上讲经筵外,还轮流去信王府给信王讲课。」
钱谦益心肝不由自主地乱跳起来。
如此微妙之际,你跟我叙起信王府讲课的旧事,到底什麽个意思啊。
「记得。」钱谦益简单地答了两个字。
不敢答多了,多答多错!
周延儒看出钱谦益的谨慎,继续说:「员娇公与我说,信王殿下已有十六岁,当就藩了啊。」
钱谦益心里微微舒了一口气。
信王就藩,打发出京,这是好事。
就藩了,信王心安,自己这些为信王讲过课,被他尊称为老师的翰林学士丶詹事府左右春坊们,也心安了。
「牧斋兄,还有一件事,不知你听没听说过?」
「请讲。」
「今年六月,礼部依例选京师五城两县民女七十八名,待选信王妃。
尚宫局和御用监奉皇后懿旨挑选,原本选得秀女十名,其中尤氏丶周氏丶田氏为前三申,只待皇后选定一女为信王妃.::
不想七月中,后宫突然传下懿旨,指秀女方氏为信王妃,卢氏丶陈氏为侧妃。」
钱谦益看着周延儒,缓缓点头。
「听说过,我还听说皇后下懿旨,把尤氏丶周氏和田氏,补入宫中,与蒙古五女一起册为嫔,伺候皇上。」
充实后宫,兴旺皇嗣,是皇后贤德表现,这无可厚非。
可明明为信王选好的秀女前三甲,却要「横刀夺爱」,然后随便指了三个秀女赐婚信王,这里面有什麽玄机?
去年冬天,薛三省丶李宗延丶高第谋逆弑君,虽然明诏里没有说,但朝野上下心里有数,这几位弑君后必定要拥立新君。
新君是谁?
肯定是天启帝唯一的亲弟弟,信王殿下。
兄终弟及,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
信王殿下在那次弑君谋逆案中,扮演什麽角色?
你说你什麽都没做,纯纯的人在家中坐,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