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连忙个三连环,「不是,绝对没有,臣弟不会如此丧心病狂。」
朱由校笑了笑,没有追问,而是继续说:「老五,朕从知道有机会继承大宝后,就不再学酸儒迂理,那是为臣之学。朕要学的是帝王之术,王霸之学。「
朱由检心头一震,下意识地反驳:「皇兄,圣人的道理怎麽会是为臣之学!「
「太祖皇帝定下祖制,以钦定的四书五经和朱子集注为范本,以八股制文为要,科试抡才。
老五,这难道还不是为臣之学?「
朱由检还在强辩:「可是圣人经义,通晓天理,洞察万物...」
朱由校打断他的话:「太祖皇帝是如何登大宝,建大明的?」
朱由检答:「顺应天命,驱逐鞑虏,光复中华,故而被万民拥戴...」
「是啊!太祖皇帝提百万雄师,北逐暴元,勘定四方,故而建大明,登大宝。
你嘴里的那些大儒名士们,那时在哪里?
还躲在浙西江南的家里,凭吊前元,哀叹时事。
太祖皇帝杀胡惟庸,杀江南浙西名士大儒数以万计,为何没人敢说他倒行逆施?
江南两浙士林还要奉他神武应运,立万世之功?」
朱由检迷茫地摇头。
我不知道啊,老夫子没教这些啊,圣人经义也没说这些啊。
朱由校一字一顿地说。
「因为太祖皇帝有百万雄师,有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
朱由检使劲地吞口水,脑子嗡嗡的。
朱由校继续说:「朕即位之后,蛰伏五年,终于悟到太祖皇帝之奥义,也借着朝堂党争,让官绅士林斗得两败俱伤,这才派魏忠贤南下,先取宝山之一,淮盐。
有了淮盐上千万两银子,朕就可以尽收蓟州辽西近十万边军官兵军心,可以树起招兵旗,在中原丶陕西丶湖广丶两淮招募十几万青壮,重新编练,汰换京营。
老五啊,听懂了吗?」
朱由检双眼里透着清澈的迷茫,「臣弟像是懂了,可又没懂。」
「有钱有粮,方有兵马。兵强马壮者方为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