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我们要及时伸出援手!
郑芝龙连忙拱手说:「请皇上明示,臣等遵循圣意行事。」
朱由校站起身,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
他一转头看到谢兴国诧异的神情,指了指郑芝龙说。
「朕有个习惯,边讲话边思考时,喜欢走来走去。
郑芝龙已经习惯了,谢兴国还没习惯,不过没关系,多看两次就习惯了。」
郑芝龙和谢兴国对视一眼,都笑了。
尤其是谢兴国,心里万万没有想到,皇帝陛下这麽随和,跟自己说话时非常坦诚,就像好友之间在商量什麽事情一样。
朱由校继续说。
「德川幕府执行的锁国方略,他们非常排斥西夷和大明的商品,以及任何新的思想和文化。
在他们看来,东倭最好变成一潭死水,所有人在这潭死水井然有序,千年不变,这样他们就觉得安稳了,幕府的统治就永固。」
刘若愚带着四个内直房的小内侍,用新出的钢尖笔在奋疾书写,把朱由校的每一个字都记下。
过后他们会被朱由校这些即时思考的的讲话整理出来,朱由校过一遍,选摘部分发表在报纸和《内参方略》上。
为什麽要用新式钢笔,因为那个书写快,才能跟上朱由校讲话的节奏。
「东倭幕府的德川家不知道器的威力,不知道西夷快船的厉害吗?
他们知道。
当初战国混战时,他们有见识过火枪的威力。万历年间入侵朝鲜,跟我们大明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器交战。
他们上下都很清楚火器的威力,也清楚新科技的威力。
他们不是傻子。
在那个时候,他们非常欢迎新科技,欢迎大明和西夷贩运火器过去,也鼓励工匠仿制各式火器...
可是等到德川家把东倭一统后,他们马上就变脸,锁上国门,只留一两道缝。本国的工匠严禁打造火器,甚至用严酷刑律来执行这些举措。
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