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两年前搬来的上山镇。
据他们自己说,祖上是从这里出去的,太祖那辈还拿过武状元,到现在家里还有一块御赐武魁牌匾。
近些年,家道中落一辈不如一辈,眼看祖上留下的家产即将消耗殆尽,两口子不想再留在京城,索性带着几名仆人返回老家过几年安稳日子。
虽说现在的江家已经日落西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刚一回来,两口子就置了五百亩的田产,又在周家斜对面,盖了一座两进的院子。
平日里,家里有什么活全都交给仆人收拾,男主人江白山沉迷习武,几乎不怎么出门。
反倒是这个小媳妇挺外向,没来多久就和春霞处成好姐妹,又加上两家孩子岁数差不多,一来二往时间长了,关系也是越来越近。
“曼如姐,我都愁死了,这孩子真是调皮的不行,天天就挂念着玩。”
春霞抱着孩子,眉宇间尽是无奈与忧愁。
“孩子都一样,我们家德明也是难调理。”
郑曼茹接过她怀里的孩子,逗弄玩乐之际,闲聊道:“在家里他爹天天看着练功,就这他都能想出法子跑出来玩。”
“男孩就没有让人省心的,再大一点就好啦。”
“爹,我也要习武!”
就在这时,脸上还挂着泪珠的丰收,从地上爬起来,抱着李沉海的腿说道:“等我学会了拳法,就能打赢德明啦!”
“习武是让你打架用的吗!”
李沉海按着他的脑袋,语重心长的叮嘱道:“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你的脾气秉性太过于急躁,不适合练功。”
当然,他还有句话没说,习武有啥用处,练一辈子也还是个普通人。
如今老二已经降生,等忙完这几天,他就准备继续推演呼吸法,看看能不能用寿元堆出炼气法门。
一旦成功进入炼气期,他的寿元必将得到提升。
届时,整个上山镇不会再有人对他造成威胁。
“习什么武,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好好读书识字!”
春霞捡起地上的书本塞到他怀里,冷喝道:“回房抄书,百家姓写够十遍才能吃饭!”
“知道了……”
丰收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没精打采的向后院走去。
看着他那垂头丧气的模样,郑曼茹笑个不停,手指点了点老二的脸蛋,说道:“可不能学哥哥,长大要做个听话的孩子。”
“对了,老二叫啥呀,该取名了吧?”
“李仁心。”
春霞怕她累着,主动接过孩子,解释道:“希望他能有一颗仁爱之心,宽容大度。”
“好,好名字。”
郑曼茹连连夸赞,随即摆摆手准备离去:“我先回家改天再聊,马上到饭点了,家里那爷俩指不定怎么闹腾呢。”
“哎曼茹姐,你等等!”
春霞喊停她的脚步,朝着后院吆喝道:“张婶,看看角黍熟了吗,捡几个出来给曼茹姐带着。”
这边六月初有吃角黍的习俗,其实就是粽子,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一大早,春霞便带着家里的老婆子开始忙活,准备了不少,每个长工都有份。
“行,我带回去给孩子尝尝,要是喜欢吃,明天我们也做。”
郑曼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