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一号会议室。
原本应该是一场充满压迫感的“审判会”
,此刻却变成了一场气氛微妙的“成果报告会”
。
陈净坐在主汇报人的位置上,身后是十一位穿着崭新工作服的工人代表。
他的对面,是脸色各异的联合工作组、周海山以及高建军。
而在侧面,新华社记者李赫和他的助手,已经架起了录音笔和摄像机,俨然一副要搞深度访谈的架势。
“各位领导,李记者。”
陈净打开投影仪,声音沉稳而洪亮,“所谓‘湖洪模式’,核心思想只有八个字:还利于民,以稳促建。”
他没有谈任何商业条款,而是从红星钢厂的历史讲起,从数千职工的困境讲起,从群体性事件的巨大维稳压力讲起。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这次合作,绝不是一次简单的资源买卖,而是一次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
我们提出的‘资源入股,全民分红’方案,就是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
中稀集团得到的是稳定、高效的生产环境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而我们湖洪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收益,更是长治久安!”
陈净的ppt上,没有复杂的财务数据,只有一张张工人们领到第一笔生活补助时喜极而泣的脸,只有民生基金监督委员会成立时群众热烈鼓掌的场面,只有对未来矿区生态修复、职工医院、子弟学校的宏伟规划。
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政治正确。
每一个论点,都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
高建军几次想插话反驳,想把话题拉回到“百分之三十股份”
这个核心问题上来,但话到嘴边,却现自己根本无从下口。
难道他要当着新华社的镜头说:“我们不关心你们的稳定,我们只要最便宜的矿”
?
难道他要质问:“你们凭什么拿我们央企的利润去给你们的工人福利”
?
任何一句这样的话,明天都可能成为引爆舆论的头条新闻。
他憋得满脸通红,只能不停地喝水。
钱振华的处境比他更尴尬。
他作为工作组的组长,本该是会议的主导者,此刻却只能像个学生一样,被动地听着陈净的“讲座”
。
他几次想打断,都被陈净用“钱局长,这个问题我稍后会详细阐述”
给不软不硬地顶了回去。
整个会议,完全变成了陈净的个人秀。
最后,陈净将目光直视钱振华,语气诚恳地说:“钱局长,我们地方同志,眼界和能力都有限。
这个‘湖洪模式’,还只是一个粗浅的构想,肯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所以,我们才恳请国家工作组下来为我们‘把舵’、‘纠偏’!
我们不怕有问题,就怕领导不给我们指出问题。
我们百分之百拥护、服从工作组的指导意见!”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姿态低到了尘埃里,却也把一个巨大的难题,抛给了钱振华。
你不是来“督导”
的吗?好,你来导一个我听听。
你说这个模式不行?请问哪里不行?是“还利于民”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