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九点五十分,洪湖大桥爆炸现场。
江风呼啸,卷起地上的尘土,天气有些阴沉。
表面上看,这里和任何一个即将召开新闻布会的现场没什么不同。
各路媒体的长枪短炮已经架好,对准了临时搭建的言台。
县里的各级干部、项目工程师、工人代表们表情肃穆地站在指定区域,窃窃私语。
然而,在这片看似正常的景象之下,一股无形的杀气,已经弥漫在空气中的每一个角落。
距离现场四百米外,一座废弃水泥厂的最高筒仓上,一个不起眼的通风口后面,“黑蛇”
已经将自己和环境融为一体。
他身下铺着防潮垫,身前架着一杆经过精心改装和伪装的88式狙击步枪。
高倍瞄准镜里,布会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晰可见,仿佛近在咫尺。
他的呼吸平稳悠长,心跳沉稳有力,整个人就像一块冰冷的岩石。
他已经观察了半个小时。
现场的安保人员,有穿制服的,也有穿便衣的,数量不少,站位也很有讲究,将言台围成了一个半月形。
但在他这种顶级的狙击手看来,这种防御,形同虚设。
四百米的距离,对于他的爱枪而言,不过是抬抬手的事情。
风34米每秒,侧风,湿度百分之七十五……所有的弹道数据,在他脑中已经计算了上百遍。
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在目标开口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将子弹精准地送进他的眉心。
他在等,等他的主角登场。
---
与此同时,现场后方的一辆不起眼的黑色金杯车里,这里才是真正的指挥中心。
车内,公安局长李卫东紧紧攥着对讲机,手心里全是汗。
车内的数块屏幕上,正显示着从各个隐蔽摄像头传来的实时画面。
“一号狙击位报告,视野良好,未现异常。”
“二号狙击位报告,视野良好,未现异常。”
耳机里,两名来自市局的顶尖狙击手,正潜伏在黑蛇绝对意想不到的另外两个制高点,声音冷静得像机器。
陈净就坐在李卫东身边,手里拿着一份言稿,表情平静地看着屏幕,仿佛即将走上那个生死舞台的人不是他。
“陈书记,要不……我们还是取消吧?这太危险了!”
李卫东做着最后的努力,声音都在颤。
陈净摇了摇头,拿起一支红笔,在面前的区域地图上,画了三个圈。
“老李,你看。”
他指着其中一个红圈,那里赫然就是水泥厂筒仓的位置,“如果我是他,我会选择这三个地方。
视野最好,撤离路线也最方便。
尤其是这里,水泥厂,易守难攻,而且居高临下,可以俯瞰整个区域。”
他转头看向身旁一名穿着特警作战服、一脸坚毅的中年人:“王队,你们的人都到位了吗?”
市局特警支队狙击小组的王队长用力点头:“报告陈书记!
我们两个观察哨已经锁死了这三个区域,只要目标露头,哪怕是一根头,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外围的武警同志也已经完成了对这片区域的隐蔽合围,他只要敢开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