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常务会议结束的第二天,“荆州未来科学城”
的招商计划,如同一枚重磅炸弹,通过省市两级官方媒体、各大门户网站、乃至在京沪深等一线城市的科技媒体上,被高调引爆!
《荆州布:以一座城的未来,赌一个科技的明天!
》
《史无前例!
“三免两减半”
再加十亿产业基金,荆州为引高新企业下血本!
》
《从“烂尾楼”
到“未来科学城”
:一个内陆城市的破釜沉舟!
》
一篇篇极具冲击力的报道,配上“未来科学城”
那充满现代感和科技感的规划效果图,以及白纸黑字、条款清晰的优惠政策,瞬间在全国的科技圈和创投圈里,激起了千层浪。
最初的反应,是普遍的质疑和观望。
“荆州?没听过,十八线小城市吧?去那地方搞科研?开玩笑呢!”
——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
“政策看着是香,但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得打个问号。
画大饼的事见多了,别到时候企业过去了,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哭都来不及。”
——这是一部分谨慎者的担忧。
“十个亿的产业基金,听着挺唬人。
但半导体、生物医药,哪个不是吞金巨兽?这点钱,够干啥的?”
——这是一些业内大佬的不屑。
京城,中关村。
一间不足三十平米的办公室里,烟雾弥漫,气氛压抑。
“……马总,真对不住,张总那边说了,我们现在的技术路线风险太高,市场前景不明朗,他们决定……撤资了。”
投资经理的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却无比清晰。
被称为“马总”
的年轻人,马东,三十岁出头,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他的面前,是一块写满了复杂公式和电路图的白板。
他们团队研的,是一种新型的传感器芯片,技术上绝对领先,但距离量产,还需要烧掉海量的资金。
投资人的撤离,等于直接宣判了他们公司的死刑。
“行,我知道了。”
马东的声音沙哑,他掐灭了烟头,挥了挥手,示意对方可以走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和几个同样年轻的核心成员,所有人都沉默着,脸上写满了绝望和不甘。
“难道……就这么散了?”
一个戴着棒球帽的女孩,声音带着哭腔。
马东没有回答,他只是无意识地刷新着手机上的科技新闻页面,试图寻找哪怕一丝一毫的机会。
突然,一条被加粗的标题,跳入了他的眼帘。
《荆州未来科学城:给所有怀揣梦想的科技人一个家!
》
他鬼使神差地点了进去,一行行文字,一个个数字,像电流一样击中了他。
厂房免租三年!
税收“三免两减半”
!
人才公寓!
子女入学!
最重要的是——十亿规模的产业展基金!
股权投资!
他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