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
荆州“麒麟计划”
总部,数据中心b区。
马文,二十七岁,网络安全工程师,名校毕业,是这台庞大机器里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
他负责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和防火墙的监控,工作枯燥,权限却不低。
他看着身边同事们为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狂热奋战,看着“红榜”
上那些一夜暴富、名利双收的“幸运儿”
,心中的失衡感与日俱增。
凭什么他们能站在聚光灯下,而自己这个守护着整个计划“命脉”
的人,却只能拿着固定的薪水,默默无闻?
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来自境外加密软件的短讯:“时机已到。
‘祝融’项目,光源稳定系统,‘重力蠕变’补偿算法,第三修正系数,添加一个负号。
仅此而已。”
一个负号。
马文的心脏狂跳起来。
他知道这个算法,正是施耐德上次点拨长春光机所后,由那位老院士带队,联合华科大的博士们呕心沥血编写出来的,是整个光学系统的“灵魂”
之一。
添加一个负号,在数万行代码中,比一粒尘埃还不起眼。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利用一次常规的系统漏洞扫描做掩护,他悄无声息地侵入核心代码库,找到了那个参数。
rrect_factor=ax+by+c;
他只需要改成:
rrect_factor=ax+by-c;
前后不过三秒。
他迅退出,抹掉了一切操作痕迹。
几乎在同时,他的手机收到另一条信息:一张瑞士银行的入账凭证,上面的数字,足够他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段买下一套豪宅。
恐惧与狂喜交织,让马文的身体微微颤抖。
他不知道这个负号会造成什么后果,但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经彻底改变了。
……
三周后,“麒麟计划”
迎来了自成立以来的最高光时刻。
核心组件之一,由数百个攻关小组协同完成的极紫外光源(euv)原型机,代号“祝融”
,即将进行次全功率点火测试。
这颗“人造太阳”
的心脏,一旦成功点燃,将标志着华夏在光刻机领域,从一片黑暗中,真正看到了一缕曙光。
主控制室里,汇聚了整个联盟的精英。
陈净、格哈特·施耐德、长春光机所的老院士、改头换面的刘建军、意气风的吴飞……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与期待。
“各单位注意,倒计时开始!”
“能源系统正常!”
“真空系统正常!”
“冷却系统正常!”
……
“‘祝融’,准备冲击1oo峰值功率!”
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
大屏幕上,代表着能量输出的曲线,如同一支利剑,直刺云霄。
98……99……
曲线完美得像教科书。
老院士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然而,就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