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日军的炮火,并未如期响起。
就在“铁流”
部队前方数百米的天空中,几架小到肉眼无法察觉的“游隼”
无人机,早已将日军炮兵阵地的坐标,实时传回了后方。
李云龙站在指挥车上,抓着步话机,出了他最钟爱的怒吼。
“开饭!”
下一秒,万雷齐鸣!
部署在后方的“铁犁”
火箭炮阵地,出了撕裂天空的怒吼!
数百枚火箭弹,拖着长长的白色尾焰,在空中汇成一股钢铁风暴,精准地覆盖了日军的炮兵阵地和后方的指挥部!
剧烈的爆炸,将那些地方瞬间变成了一片沸腾的火海!
旅团长渡边一郎甚至没来得及出一道命令,就在指挥部里被高温和冲击波撕成了碎片。
前沿阵地,日军的机枪刚刚嘶吼起来。
“铁流”
部队两侧的坦克,几乎在同一时间开火!
精准的点名!
一炮一个!
那些让步兵绝望的坚固碉堡,在坦克炮面前,脆弱得如同饼干,被一个个精准地敲碎!
戴维斯手里的望远镜在剧烈颤抖,几乎握不住。
他看到了什么?
步坦协同?不!
这是越步坦协同的,一种他从未见过,甚至从未想象过的作战模式!
无人机实时侦察、远程精确炮火de(斩)、坦克狙击拔除、机械化步兵高穿插……
每一个环节,都衔接得天衣无缝,像一台精密的杀戮机器在运转!
这根本不是一场战斗!
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工业化拆迁!
不到一个小时。
战斗结束了。
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的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的、还在流血的伤口,整支“铁流”
部队,几乎毫无伤地穿插了过去,直扑其纵深。
戴维斯一行人,乘车穿过还在冒着黑烟的战场。
到处都是被炸成零件的火炮,被掀翻顶盖的碉堡,还有日军士兵扭曲焦黑的尸体。
没有惨烈的拉锯战,没有血腥的白刃战。
只有一边倒的,碾压。
戴维斯站在一辆被击穿正面装甲的日军坦克残骸边,沉默了许久许久。
他终于转过头,看着同样一脸失魂落魄的观察组员们,用一种无比干涩的、仿佛被砂纸打磨过的语气,说出了他最真实的判断。
“先生们,我们错了。”
“他们不是靠着几件神秘武器取胜的武装农民。”
“他们……是目前这片大陆上,抗击日本最有效率,也是最可怕的武装力量。”
就在这时,一名叫做米勒的技术军士,蹲在一处被火箭弹炸出的巨大弹坑旁,假装在检查爆炸后的土壤结构。
他的军靴,不经意地踢到了一块被泥土半掩的金属片。
他弯下腰,用采集样本的动作,不动声色地将它捡了起来,攥在手心。
金属片入手,有一种奇特的温润感,很轻,却又坚硬得不可思议。
他用袖子擦去上面的泥土,在夕阳的余晖下,一行用激光蚀刻的、无比精细的细小钢印,映入他的眼帘。
那不是他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