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出半块缺角的腰牌,嘶哑着嗓子道:“老汉当年随种经略使打过西夏,如今虽老,尚可开三石弓!”
更有个书生模样的少年挤到前排,振臂高呼:“愿以七尺之躯,换得九州太平!”
王棣见此情景,目中热泪几欲夺眶,却强自按捺,反手抽出腰间佩剑,朝天空虚劈一记,剑刃破风,竟出龙吟般的清响。
旗下三十六名鼓手各执紫漆鼓槌,“咚”
地击响牛皮大鼓,声浪滚滚,直将天边云絮震得散了又聚。
郭药师端坐在演武厅前紫檀桌后,面前摆着黄绢名册与狼毫笔架。
他右手翡翠扳指随呼吸轻轻晃动,目光如电,审视着每一个上前报名的汉子。
但见那紫毫笔在他手中流转如飞,龙蛇般的字迹落在绢上,竟将“朱淮,城西猎户,善使硬弓”
之类的条目写得铁画银钩,端的是“胸藏兵甲文犹武,笔走龙蛇字带威”
。
有一少年孤儿报不出名,亦不知姓,抓耳挠腮时,王棣微微一笑:“且随吾祖上姓,单名一个‘忠’字如何?”
说罢示意郭药师挥笔疾书,黄绢上顿时多了个“王忠”
,倒似撒下满地忠肝义胆。
另一侧校场中央,杨再兴手持滚银枪,正在考校应征者武艺。
但见个上来的黑脸大汉自称许青,抡起镔铁刀,呼喝着便是一招“力劈华山”
,刀风带得地上落叶打着旋儿飞起。
杨再兴不慌不忙,斜插茱萸步避过刀锋,枪尖轻点其手腕,喝一声:“刀路太沉,且看某家演示!”
说罢拧腰展臂,使开“梨花暴雨枪”
,但见银枪如白蛇吐信,左五枪、右五枪,竟在许青周身刺出十个枪花,却未沾着他一片衣角。
围观百姓轰然叫好,许青更是心悦诚服,纳头便拜。
却见那被王棣赐名的王忠大步跃上擂台,粗布短打扎得利落,双拳一错便使开太祖长拳。
但见他弓步划弧,拳影生风,一招“伏虎式”
打得虎虎生威,脚下步法暗合九宫八卦,正是当年宋太祖龙行虎步之遗意。
众人只觉拳风带起尘土,竟将台边旗杆上的蛛网都震得簌簌而落。
杨再兴待他拳路使老,忽然踏中宫、抢上风,施展“沾衣十八跌”
,轻轻一带王忠手腕,王忠便觉一股大力涌来,不由自主连退三步,一屁股坐在地上,却似坐在棉花堆上,半点不疼。
杨再兴伸手将他扶起,温言指点:“拳势需如虎爪,步稳方似泰山。
你且记住,力从腰,气沉丹田。”
王忠满面通红,连连称是,退到一旁仍不住比划。
此时报名的长队已绕校场三匝,日头升至中天,将众人甲胄映得一片金黄。
但见有樵夫担着柴刀来报名,刀鞘上还沾着新鲜的松脂;有铁匠握着铁锤上前,掌心的老茧比牛皮还厚;更有那读书郎卸了青衫,露出里面束着的英雄氅,腰间竟别着柄淬了蓝的匕。
郭药师笔下不停,黄绢名册已写了二十余页,每一个名字旁都用朱砂点了红点,恰似夜空中闪烁的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