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弹劾李纲(3 / 4)

起身,目光落在他身上,似在审视,又似在权衡。

半晌,才抬手指了指案头那张铺展的素笺,以及旁边研好的浓墨:“张卿,你且过来。”

张邦昌心中一紧,连忙趋步上前,目光扫过案上的笔墨,又瞥见那幅《金宋疆域对峙图》上,黄河一线被人用指尖划出了一道淡淡的印痕,顿时明白了大半,心跳不由得快了几分。

“金人虽允议和,然粘罕与斡离不二人,皆是桀骜之辈,若无实在的好处,恐难让他们真心罢兵。”

赵构的声音在殿中响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朕要你写两封信,一封致完颜粘罕,一封致完颜斡离不。”

他走到张邦昌身侧,指尖重重落在地图上的黄河流域,那力道似要将羊皮地图戳破:“你在信中写明,大宋愿循靖康元年和议旧例——以黄河为界,河北、河东之地,暂归大金管辖。”

此言一出,张邦昌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色。

他虽知求和需让利,却没想到官家竟肯让出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那可是中原的半壁江山!

但他素来深谙“揣摩上意,不多置喙”

的道理,惊色转瞬即逝,躬身应道:“臣遵旨,不知信中还需提及何事?”

“你要让他们知道,”

赵构俯身,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意味,“大宋割让疆土,奉上岁币,并非惧战,只是为了‘止戈’。

若他们得了好处,仍要挥师南下,屠戮百姓,朕便收回今日之语,调遣御营司兵马,与他们在黄河岸边,拼个鱼死网破!”

说罢,他直起身,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张邦昌:“信中语气,既要显我大宋求和的诚意,又不可失了朝廷的气度,更要让粘罕、斡离不二人明白,朕的退让,有底线,有分寸。”

张邦昌心中凛然,知道这封信既要当“软梯”

,又要做“利剑”

,绝非易事。

但他不敢推辞,当下深吸一口气,再次躬身:“臣定当字句斟酌,不负陛下所托。”

说罢,他走到案前,提起狼毫,蘸了浓墨,目光落在素笺上,手指却微微一顿——他知道,这封信落下的每一个字,都将系着中原半壁江山的命运,也系着无数黎民的生死。

张邦昌狼毫未落,殿外忽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几名内侍捧着厚厚一叠奏章,躬着身快步而入,为者神色略带迟疑,将奏章呈到赵构面前时,声音压得极低:“大家,这是御史台与中书省刚递进来的急件,多是关于……新命宰相李纲之事。”

赵构眉头微蹙,随手翻开最上面一本,只见朱红封皮上“御史中丞颜岐”

五个字格外醒目,墨迹尚未完全干透,透着几分仓促的急切。

他指尖划过纸页,目光扫过寥寥数语,脸色渐渐沉了下来,殿内原本就凝滞的空气,此刻更像结了层薄冰。

黄潜善与汪伯彦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暗喜,却又故作镇定地垂着眼,仿佛对奏章内容一无所知。

未等赵构话,殿外又响起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不同于内侍的轻捷,也不似武将的厚重,步步踏得规整,带着朝堂官员特有的持重。

只见颜岐身着青色绣獬豸补子的官服,须梳理得一丝不乱,手中还捧着一本封皮泛黄的奏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剥夺金手指(清穿) 天启大明 铁马冰河肝胆照 反贼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明补牙匠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宋第一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