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岐还维持着双手高举奏章的姿态,青色獬豸补子在昏光下泛着沉郁的光,鬓边须梳得丝毫不乱,可眼底那丝不易察觉的逼迫,却在赵构的注视下悄悄敛了半分。
“颜中丞的话,倒是句句为社稷着想。”
赵构的声音忽然响起,不高,却像殿外掠过的深秋寒风,带着股浸了霜的冷意,漫不经心地撞在殿内梁柱上,“只是朕倒想起一件事——”
他顿了顿,指尖轻轻敲了敲案角,那声响不大,却让颜岐高举的手臂几不可察地颤了颤。
“像朕之即位,恐怕也不是金人所喜欢的。”
这话落地的瞬间,殿内的死寂骤然被戳破,连灯花都“啪”
地爆了一声,火星溅在灯笼纸面上,转瞬即逝。
颜岐脸上的“忧国忧民”
霎时僵住,像是被人迎面泼了桶冰水,方才还洪亮的气劲儿瞬间泄了,嘴唇翕动着,想辩解,却卡在喉咙里——他怎么忘了,当今圣上是徽宗嫡子、钦宗亲弟,金人掳走二帝,巴不得大宋无主乱局,又怎会喜欢赵构登基?这话戳中了他所有说辞的要害,先前“金人喜则议和顺”
的论调,此刻竟成了自打耳光的笑话。
他捧着奏章的手开始颤,封皮泛黄的奏章边角微微卷起,青色官服的领口也歪了些,方才那股朝堂官员的持重荡然无存,只剩下满脸的窘迫。
额角不知何时渗了汗,顺着鬓角往下滑,沾湿了梳理得齐整的须,平日里的威严瞧着竟添了几分狼狈。
黄潜善与汪伯彦原本垂着眼,此刻也忍不住飞快抬眼对视,眼中的暗喜早没了踪影,只剩下慌乱——他们先前还暗赞颜岐找得好由头,此刻才觉出赵构这话的厉害,连带着自己那声附和的叹气都卡在喉咙里,嘴角的假愁绪也僵得木。
颜岐僵立在殿中,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只觉得殿内的寒气往骨头缝里钻。
他深吸一口气,想躬身谢罪,膝盖却软了一下,忙扶住案边才稳住。
最终也只能将奏章拢在怀里,深深躬身,声音低得像蚊子哼:“臣……臣失言,罪该万死。”
说罢,再不敢多待,脚步有些踉跄地往后退,袍角扫过门槛时带起些尘土,竟比来时的规整脚步慌乱了许多,匆匆退出殿外,连背影都透着几分仓惶。
颜岐踉跄的脚步声刚消失在殿门外,那道被撞破的死寂便又重新拢了回来,比先前更沉了几分。
廊下的灯笼被风卷得晃了晃,光晕在金砖地面上拖出一道歪歪扭扭的影子,像极了方才颜岐仓惶退去的背影。
赵构指尖还沾着《金宋疆域对峙图》上的残墨,他垂着眼,无意识地在案角蹭了蹭,墨痕在冰凉的木头上晕开一小片灰黑,恰似他此刻沉郁难明的心思。
黄潜善与汪伯彦仍垂着头,方才慌乱的肩线还没完全舒展开,指尖悄悄绞着袍角——颜岐这番折戟沉沙,倒让他们一时没了对策,只敢用眼角余光偷偷瞥向御座,生怕赵构迁怒。
殿内静得能听见灯芯燃着的“噼啪”
轻响,每一声都像敲在人心上,压得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一道沉稳的脚步声从列班官员中响起,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忽略的分量。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右谏议大夫范宗尹从人群里走出,他身着绯色官服,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