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话头,后文自会细说。当时吕师囊只留吕助守城,点起十二神,部引八千先锋人马,向天台山进发。
原来这陈念义道号通一子,本是吴越名医,深明阴阳消长之理。七十岁上,厌弃尘世,入山修道,得地仙正果。又过七十载,终于功德圆满,半月前回归天界。有诗为证:
四顾仙茫斫玉血,三秋云卷弃王侯。
双庆甲子同风去,一樽明月入江游。
其掌门大弟子姓徐名和——便是此前与云家公子云龙斗过阵的忽来道人,表字溶夫,现在天台山上做住持。这徐和自幼颖悟异常,一目十行。到十五六岁时,就博古通今,凡一切天文地理礼乐术数之书,无不精究。这徐和诸般倒好,惟在行医上颇为偏激。因崇尊王灭寇之说,只以扶阳抑阴之旨寓意于医,无论何症,都开热药。每与人论医,自仗才学广博,一遇分歧,也不虚心求教,动辄只是怒形于色。由是街坊邻居皆不愿找他问诊,犯着一个贫字,遂携其妻并二子徐长生、徐伟生隐于高平之麓,卖药为生。后来陈通一又为徐和选得一个修道的大机缘,故而也到江南天台山修行。徐娘子又邀了侄女青娘为道侣,那徐青娘颇有些才智,寡居在家,为亡夫守孝期方满,便同来修道。陈念义多曾告诫徐和,其命里无有慧根,切勿胡乱学医,惟有专心修行,才可成仙。徐和只作耳边风看待。上年有一日,徐伟生患了咯血,徐和自作主张,专用人参、丹桂、柴胡熬药,采温补阳,专与桂材附药,以是南辕北辙。不上七日就送徐伟生上了黄泉。又因徐和为人豪气干云,轻财好客,平日里又佞佛问儒,故结交了沂州范成龙、蒙阴召忻两个知己好友,平日里常以一壶浊酒,一枝铁笛,分系牛角,四处云游论道,好不自在,因此又自号为忽来道人。亦有诗为证:
举杯恰逢丛菊老,弄笛偏待玉盘幽。
游戏人间熬日月,不记神仙几度秋。
召忻其人,前已叙毕,自不必说;单说这范成龙情况,其人也是能文能武,深通算法,最有家财,好结交英雄豪杰,开一个骡马行,又在天台县充当里正,任上兴办私塾,教化乡民,广植树木,捐建津梁,最是深得民心。有一阙《卜算子》为证:
欲作府中泉,先借尊前箸。力守孙山会计奇,摽掠蚩逑误。
昨日走锋恛,今日归心戍。列国巡行善后殷,小议轻加赋。
更有一首诗赞这范成龙英雄气魄,道是:
勇冠猿臂驱虎豹,枪拨云雾罩林梢。
不向凡尘追功业,月明林下戏垂髫。
那日范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