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过凛冽的冷光……
嘟……一声长笛音响起,这是在提醒八名选手登上出发台。
隔壁第四道的马腾斯突然弓起腰背,黑色的竞速泳衣绷出蝴蝶肌锐利的轮廓。这个夺冠的大热门一直保持着今年的世界最好成绩,此刻他正用虎口反复摩挲出发台的前沿,像是猛兽在确认猎场的边界。
第三泳道的温甯顿正用掌心拍打后颈,那块凸起的斜方肌随着动作起伏,像是潜伏的鲨鱼背鳍。
再远一点的第二泳道,金宇闵将泳镜狠狠地压向眼窝,出发台在他的指腹下传来粗砺的触感。
“take your arks(各就各位)!”
决赛的八名选手都选择了蹲踞式出发:闻声一齐弯腰屈膝,一脚在前,另一脚在后,重心放到了前脚位置,前脚的三根脚趾用力地扣住出发台的前沿,身体微微前倾,两手抓住出发台的前沿,化身为一排静止的雕塑。
“砰!”发令枪声响起,八名选手同时发力蹬台,整个人如同压缩的弹簧般激射而出!
夏沫在指尖破水时肩胛骨精确地叠成了十五度角,因为根据研究,这样入水的阻力最小,入水后的滑行距离会比传统方式多出十七公分以上。看台爆发出的欢呼声被水过滤成沉闷的嗡响,经历了一点二秒的水下滑行后,在第七次海豚腿结束时夏沫的头部破水而出。
这是由华夏国家游泳队拜托华清的流体实验室专门为夏沫优化过的动作,可以让夏沫在前十五米就建立零点三秒的优势。
出水后夏沫就盯住了自己身边的马腾斯,以他作为自己配速的参考点。每次换气时,他都会用眼睛的余光扫视一下。让马腾斯那顶银色的泳帽始终卡在自己视网膜的边缘,他整个人就像一尾甩不掉的刀鱼,紧紧地吸附在对方身上。
400米自由泳主要依靠有氧代谢,所以需要制定合理的比赛计划,包括分段配速,避免自己前、中期过度发力。
一般在刚出发的最初五十米,大家都会尽量提高速度,力争在比赛初期让自己能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这样相邻泳道对自己的干扰也会降到最低。
不过这种冲刺一般顶多也就是持续五十米的距离,在第一次折返后就会进入途中游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呼吸情况,合理地调整划水的频率和力度,保持呼吸的节奏,形成稳定的节奏和配速。
途中游进行到三百米的位置后就可以逐渐加速,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了。
马腾斯、温甯顿、嚣特等人都是这么做的,但总有个别不讲规矩的家伙喜欢不按套路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