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伙计现在就是个小瘪三。
距离合格还有很长一段路。
……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
俗话又说:技多不压身!
有人学得多是“杂而不精”。
有人学得多是“博学多才”。
郭大路显然属于后面那种。
他会骑马,能骑最烈的马。
他会击剑,能一剑刺穿铠甲,也能刺中风中柳絮,出招又快又准。
他会做菜,做的鱼又鲜又美,不亚于皇宫御厨,还擅长做叫鸡。
他会唱曲,既能铁板铜琶,唱燕赵慷慨悲歌,也能拨弄三弦,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曲调韵味十足,似乎下了二十年苦功。
认识郭大路的人都说,郭大路除了生孩子,没什么事是他不会的。
直到郭大路父母去世,他卖掉家产一人一剑一马江湖,想成为名传江湖的侠客,人们才知道,郭大路并非什么都会,他不会做“江湖人”。
做镖师,半路遇到劫匪,郭大路三拳两脚打翻劫匪,劫匪跪地哭穷,郭大路相信了,当场掏钱接济劫匪。
做厨师,食客都是千人千味,有人吐槽鱼做的有些淡,郭大路随手把盘子甩在客人脸上,怒骂他没见识。
想去卖唱,脸皮薄,觉得丢脸。
想去卖艺,他的武功是真本事,招数不够哨,也不会招揽看客。
再者说了,街头打把势卖艺,靠的不是打赏,而是卖虎皮虎骨,卖虎骨追风膏,最有名的是打虎将李忠。
郭大路什么都会,偏偏他的脾气导致他什么都做不得,让他越来越穷,李兆廷遇到郭大路的时候,他刚完最后一个铜板,在饭馆买了三斤酒。
郭大路原本想去卖唱,刚刚走进饭馆大门,伙计热情的迎上来,三言两语打消郭大路卖唱的念头,老老实实掏出最后几个铜板,饱饱吃了一顿。
顺便打赏店小二几枚铜板。
郭大路没钱了。
身上一个铜板也没有。
最值钱的就是这套衣服。
此时已然是深秋时节,衣服万万不能卖,为了下顿饭有着落,郭大路只能收起骄傲,在街头打把势卖艺。
众所周知,卖艺需要吆喝几声。
郭大路口条很利索,不该他说话的时候夸夸其谈,该他说话的时候,变得嘴笨舌拙,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胡乱摆摆手,打了一套拳法。
李兆廷三人在饭馆二楼观看。
只见郭大路拳起时如猛虎出山,脚踢时如蛟龙入海,拳影翻飞,五鼠和曲非烟联手,也打不过这对拳头。
附近百姓吓得四散奔逃。
一个疯子突然在街头打拳,谁看到不觉得可怕郭大路热血上涌,心说我展露真功夫,保管让你们叫好。
“砰!”
郭大路把背后院墙打个窟窿,紧跟着鹞子翻身,只听得“刺啦”一声,郭大路最后一条裤子被蛮力扯开。
百姓落荒而逃!
这家伙真的是个疯子!
院墙后面的护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