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艰难的大明朝廷(1 / 2)

经过深思熟虑,秦思源终于下定决心,将未来的都城定在了南京。

他深知这座城市的重要性,不仅因为它地理位置优越,更因为它能够让他更好地掌控即将到来的“大夏航海时代”。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秦思源与雷虎、周立民二人又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商议。

他们讨论了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应对策略,确保这个决策的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雷虎和周立民才匆匆离去,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任务,需要尽快去落实相关的安排。

而秦思源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下来,他立刻开始查看起大明的情报,这是一份刘风搜集的大明各方面情况,有厚厚的一大叠。

这一看,让他大吃一惊,因为他发现大明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本历史的轨迹,提前滑入了深渊!

原本的历史中,大明虽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但至少还能维持一定的稳定和繁荣。

然而,现在的大明却似乎提前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困境。

和夏国那边蒸蒸日上、一派兴旺截然不同,大明朝廷此刻正深陷泥潭,处处透着衰败凄惨的景象。

农民军起义的烽火愈烧愈烈,席卷北方大地,而朝廷的财政更是早已糜烂到了根上,连一丝转圜的余地都难寻。

在以前靠着江南那片膏腴之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粮草、赋税,大明朝廷尚且能拆东补西,勉强维持运转。

可自从水战一败涂地,南方半壁江山被夏军彻底截断,与北方朝廷隔绝开来后,这最后的指望也成了泡影。

江南的米粮再也运不到北方,库房里的银子更是见了底,如今朝廷连官员的俸禄都凑不齐,常常是一拖再拖,官员们怨声载道,人心涣散。

军事上的颓势更是雪上加霜,大明朝廷先前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寄予厚望组建的新军,在与夏军的交锋中全部覆灭。

新军一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精锐,使得各地起义军如燎原之火般迅速壮大。

山东、河南、河北、陕西这些北方腹地,如今只剩下几座孤零零的大城还在官军手里苦苦支撑,城外早已是起义军的天下。

并非朝廷不想再调集兵力围剿起义军,实在是有心无力。

而且北方各地早已不用朝廷下令“地方自治”,府县官吏为了自保,早就在暗中各自为政。

乱世之中,无数世家大族、地方地主和豪强势力趁机而起。

他们或打开粮仓,赈济灾民,以此笼络人心,招募本地青壮组建私兵,加固坞堡以自守。

或者干脆与起义军暗中勾结,彼此利用,图谋着在这乱世中分得一杯羹,以保全自家的身家性命。

好在这些起义军大多不成气候,难成大事。

自从大明官军龟缩守城、无力征讨后,各路起义军便没了共同的敌人,很快就陷入了内斗。

他们要么为了争夺地盘、粮草而自相攻伐,打得不可开交,要么占了一城一地便得意忘形,忙着称王道孤,做着割据一方的美梦,真正有雄才大略、心系天下的领袖寥寥无几。

就这样,短短一年时间里,北方大地上便冒出了二十多个“草头王”,你争我夺,把本就支离破碎的大明江山搅得更加

最新小说: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第一权臣 请不要逼我做神仙 唐时明月宋时关 嫡嫁千金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还说你不是神仙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