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雪上加霜的北方(2 / 3)

“不如让地方上也分担一些?”

一时间,密室内你一言我一语,争论的焦点不再是“要不要出钱”

,而是“谁该多出,谁可少出”

,以及如何将绝大部分负担转嫁出去。

每个人都像是护食的野兽,紧紧捂着自己的钱袋,拼命想将爪子伸向别人的领地,或者更好——伸向那些无力反抗的底层。

经过整整一夜面红耳赤的拉扯、权衡、妥协,一个看似“公允”

,实则残酷至极的方案终于出炉。

核心只有两条:

其一,以“协剿伪夏,保卫乡梓”

为名,向所有仍在大明控制区内的府、州、县,加征一笔前所未有的“平夏助饷”

这笔钱粮,将主要由各地的士绅、地主、富户承担,美其名曰“保家卫产”

,实则将他们绑上战车,逼迫他们为权贵们的战略买单。

理由冠冕堂皇:若大夏打来,你们的家业同样不保,此刻不出钱,更待何时?

其二,以此“助饷”

为根基,由兵部牵头,勋贵监督,编练五万“新军”

名义上是为了增援前线,或于必要时拱卫京畿,抵抗大夏。

但实际上,这支军队的核心任务,是确保在局势不可控时,能护着他们这些顶层权贵以及最重要的家当,安全地转移。

政令一出,如同在早已千疮百孔的北中国大地上,投下了一颗巨石。

各级官府闻风而动,但他们不敢,也无力去触动那些与朝中大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真正巨富。

于是,所有的压力,如同山洪倾泻,尽数涌向了那些中小地主、自耕农以及城镇小商户。

如虎似狼的衙役胥吏,手持加盖了朱红大印的公文,开始了比以往任何一次加征都更为酷烈的催逼。

他们不再是“催科”

,而是“抄家”

“王老爷,您这三百亩地,按新章需纳‘平夏饷’银五百两!”

“李掌柜,您这铺子生意兴隆,助饷八百两,三日交齐!”

“张家小子,你家还有三头牛,折算饷银十五两!”

没有道理可讲,没有余地可商量。

稍有迟疑,便是锁链加身,投入大牢。

稍有反抗,便是“抗饷通夏”

的弥天大罪,家破人亡只在顷刻之间。

无数原本尚能勉强度日的中等之家,顷刻间田宅易主,店铺关门,沦为赤贫。

更多的升斗小民,则被以各种名目摊派到的“人头饷”

、“灶台饷”

逼得卖儿鬻女,哀鸿遍野。

村庄萧瑟,十室九空,饿殍开始出现在原本还算安稳的北方城镇街头。

这最后一记狠毒的抽筋剥皮,将大明北方最后一丝残存的元气,彻底榨取殆尽,原本就脆弱的社会秩序,开始加崩坏。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崇祯皇帝直接掌控的那些皇庄,因税赋稳定,管理相对严明,且在孙传庭派兵维持下,免受衙役骚扰,竟成了这片绝望土地上的唯一“净土”

无数走投无路的百姓,扶老携幼,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大江,不

最新小说: 还说你不是神仙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 第一权臣 大明,我来了!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唐时明月宋时关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