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由数十辆四轮马车组成的庞大车队,在王室近卫的护送下,缓缓驶入大营。
马车上满载的,不是军械粮草,而是一个个密封的橡木桶以及无数坛泥封的美酒!
这是直属王室的商队从各地精心采购、日夜兼程运送而来的犒赏。
酒桶滚落车板的沉闷声响,酒坛碰撞的清脆声音,与猪羊的嘶叫、辅兵的吆喝声混合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独特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军营狂欢前奏。
秦思源站在中军大营门口,望着眼前这片骤然升腾的烟火景象,脸上露出了些许释然的笑意。
登基大典在即,京城需要喜庆,这支扞卫国本的钢铁雄师同样需要慰藉与激励。
全军同庆虽不可行,但提前一一些日子还是可以的,让这些忠诚的勇士们尽情吃喝一日,既是对他们过往功绩的犒劳,也是对未来大战的提前激励。
炊烟袅袅,酒香初溢,这座平日只有操练与杀伐之声的钢铁军营,此刻沉浸在一片热烈而有序的欢腾准备之中,预示着今天,这里将是一场不负勇士的盛宴。
这也是早就安排好的,他登基的时候肯定会诸事繁杂,但是军队不可能松懈,只能这样提前了。
和酒肉一来的,还有钱财犒赏,每个禁卫军士兵还有一百“夏元”
,也就是以前的十枚银元的赏赐,不可谓不丰厚。
中军大营前的空地上,气氛虽比外围各营区多了几分庄重,但同样忙碌而热烈,这里进行的,是专为高级军官们准备的犒劳。
两头被精心挑选、膘肥体壮的大肥猪和两只同样肥硕的山羊被几名健壮的士兵牢牢按住。
专门的炊事兵上前,手法娴熟至极,只见寒光一闪,利刃精准地划过牲畜的喉管,鲜红的血液顿时涌出,流入下方准备好的大木盆中,整个过程干脆利落,带着一种军营特有的效率。
放血、烫毛、开膛、分割……炊事兵们如同经验丰富的匠人,每一步都井然有序,显然对此早已驾轻就熟。
很快,大块的猪肉和羊肉便被架上了早已备好的烤架,或是投入了翻滚着香料和酱汁的巨大炖锅中。
浓郁的肉香开始从中军大营区域弥漫开来,与远处各营飘来的香气混合,交织成一张诱人的盛宴之网。
大营内部,景象又与门外不同,宽敞的水泥建筑内,数排长长的木质餐桌早已摆放整齐。
陆陆续续有各团的正、副主官以及参谋军官抵达,他们卸下了白日里校场上的极度严肃,互相打着招呼,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不同的小圈子。
有人兴奋地比划着,回味着白日里大王训话时的激昂;有人则讨论着明年的北伐,推测着可能的进军路线,还有人则聊起了家长里短,或是京城近来的趣闻。
一时间,营帐内充满了中气十足的谈笑声,气氛热烈而融洽,这是属于这些中层骨干们难得的放松与交流时刻,粗略算去,已有百余人到场,唯有那些需要值守岗位的军官遗憾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