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大营最内侧,用一道简易屏风略微隔开的区域,气氛则要凝重些许。
夏王秦思源安然坐于上,雷虎、秦大、以及禁卫军各师的师长、副师长等最高级将领约十余人围坐一旁。
他们面前的桌案上已摆放好了清茶,与外间军官们等待畅饮美酒的情形截然不同。
显然,在盛大的犒赏与狂欢正式开始之前,这个新兴王朝的军事核心层,还有更为紧要的事情需要商议。
外间的喧闹与谈笑仿佛被那堵水泥墙和这道屏风隔绝了大半,此间的静谧与肃然,预示着即将进行的谈话,关乎着大夏未来的兵锋所向与国运兴衰。
秦思源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将领,刚刚在校场上展现出的激昂与亲和稍稍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审视与决断前的宁静。
屏风隔出的空间内,茶香袅袅,却驱不散那份凝重的决策氛围。
秦思源将目光先投向禁卫军统领雷虎,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雷虎,登基大典在即,京城安危乃重中之重。
说说你的安排”
。
雷虎虎躯挺直,声如洪钟,显然早已成竹在胸:“回禀大王!
臣与参谋部已拟定详尽方略,大典前后三日,臣将抽调两万禁卫军精锐,全面接管京城内外要害之防务!”
。
他伸出粗壮的手指指着一张布防图,开始逐一陈述,细节清晰,条理分明:
“其一,皇宫外围及主要宫门,由第一师第一步兵团负责,设三重岗哨,严查一切进出人员、车驾”
。
“其二,城内各处!
朱雀大街、玄武大道等主要干道,由第二师骑兵团与步兵协同,不间断巡逻,确保道路畅通,镇压任何可能骚乱”
。
“其三,城中各处制高点,如紫金山观测点、钟鼓楼等,均设立了望哨与火力点,由直属神射营负责,掌控全局”
。
“其四,京城四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清凉门,各驻守一个精锐步兵营,严格盘查,若无大王手令或政务院加急文书,任何人不得在夜间通行!”
。
“其五,秦淮河沿岸及各大市集等人员繁杂区域,增派明暗双岗,由第三师便衣队与巡逻队交叉负责,确保无虞”
。
“其六,城外江面,水师巡逻舰艇将加强巡视,杜绝任何来自水上的窥探与威胁”
。
他顿了顿,总结道:“所有部队均已熟悉预案,换防路线、应急处理皆已演练纯熟。
臣可立军令状,大典期间,京城必如铁桶一般,绝无半点差池!”
。
秦思源听罢,微微颔,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雷虎的安排细致周到,面面俱到,将京城的掌控做到了极致,这让他十分放心。
接着,他又将目光转向其他几位师长。
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的师长依次起身,简要汇报了各部的人员、装备、训练及士气情况。
内容无外乎“兵员齐整”
、“枪械完好”
、“士气高昂”
、“随时可战”
等语。
这些日常汇报并无太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