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寿就说:“姐夫,老人家是信不过您。老太君,您信得过谁?到时候请来给您做个见证。”
郑道长说:“我信标儿。”
朱棣哭笑不得:“您怎么就扯上我大哥了。”
“那是个好孩子,一直都敦厚实诚,你从小就不老实,你们兄弟几个就你歪点子多,我能信得过你吗?”
徐增寿就说:“上赶着不是买卖,姐夫,今儿就这样吧,等会带小爷回去,这两天请太子来一趟给您做个见证。”
朱棣说:“我大哥忙。”
徐增寿拉着他起来:“这是老太君的事情,太子爷就是忙也会来的。”
朱棣不仅是徐增寿的姐夫,还是从小到大的伙伴,立即明白徐增寿这是有主意了,就顺势出来,两人在院子里嘀咕。
徐增寿就说:“您和老人家争论什么?不如把事情直接做了,要不然就真的要麻烦太子爷跑一趟了。要是把太子爷请来,皇上肯定知道,到时候您不是露脸,是露屁股啦,皇上少不了要骂您累着太子。”
“是这样,可是姨婆不愿意咱们怎么直接做?”
徐增寿左右看看,看左右没人,就给朱棣出主意:“这庄子买给谁的?咱们先写一份契约,找小姑娘摁个手印,哄着她把宝钞给您拿来,这事儿不就成了!”
“我怎么听着不靠谱。”
“咱会不会给她弄庄子?”
“肯定会啊,北平地广人稀,大把无主的土地,肯定给她一快好地啊!”
“这哪里不靠谱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咱们骗人了吗?”徐增寿又说:“再说了,庄稼不收年年种,又不是年年都能收庄稼,难道就没有灾年了?旱涝是灾年,难道打仗就不是灾年了?碰上灾难了没法子啊!”
“是啊”朱棣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本王是能保住北平不受兵灾的,姨婆怎么就不信呢?就按你说的办!”
徐增寿立即让人找笔墨纸砚,洋洋洒洒写了一份契书,朱棣拿着印泥和契书去找小孩子。
看到朱棣过来,朱雄英问:“四叔,要回家了吗?”
“嗯,晚上天黑的早,要早点回去,你撒尿了没有?快去尿,要不然等会你在马背上又要闹着撒尿了。”
朱雄英“哦”了一声带着太监去茅房,留下朱棣对着麟子嘿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