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半点生机。
学校没有围墙,大门坐北向南,校牌是教师用毛笔写的“中央五七大学”,小小的牌子挂在大门口看着凄凉的不行。
到这边来上学的人无一不怀揣着欣喜和兴奋。
但是还没到跟前,心里的那份激动劲一下子就被一盆来自于现实的冷水给浇灭。
一群人这瞅瞅,那看看,眼里全是茫然。
但是到了学校大门口,还是背着自己的行李齐刷刷的依然下了车。
没有人会打退堂鼓。
因为才刚刚在筹建,他们是来的第一批,学校里面不止建筑少,人也少。
负责在这边迎接的老师热情洋溢的带着他们进了校园。
进去之后邓青宁跟于荣就分开。
她们两个不是一个专业。
于荣进修的是音乐,她是舞蹈系,不在一个地方。
不止有总政文工团的,还有各地推荐过来的有基本功底的年轻人。
但数量不多,邓青宁前后左右的看了看,他们一起的舞蹈系的,一共也就二十来个。
只有两个男同志,其他的基本都是女同志。
人数没有具体数清楚,但是两个男同志站在里面格外的显眼。
迎新的老师带他们先去宿舍安置。
学生宿舍是一排低矮的平房,看起来是历经风霜的老建筑了,十分简陋,甚至还带着潮湿的霉味儿。
房屋的墙面上刷满了红色的标语,什么“舞蹈也是阶级斗争的武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
带队的女老师是生活老师,姓许,是个看起来四十多岁很有激情的女同志。
宿舍门口挂着牌子,上面写了住进去的人的名字。
邓青宁看了看,她在第一间。
牌子上写了四个人,也就是四个人住一间屋,感觉挺宽敞的样子,要知道在文工团那边都是8人间。
一进去就知道,4个人其实已经是极限
因为房屋都是老式的,格局实在是狭小。
进屋靠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