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们对改造升级后的火枪很满意,至少手感就相当不错。再加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后世枪托,大大减少了射击时的后座力。他们对刺刀也是很喜爱,虽然需要借助工具进行装卸。但是与保命比起来这不算什么。
杨林发明的“手榴弹”因为使用的是颗粒火药,威力比“天坠炮”和“纸糊圆炮”最少大三成。与现在装备的标枪相比,官兵们其实更喜欢用它。而且这东西一个也就一斤左右,扔起来又远又顺手。这要是在战场上与敌军相交的一刹那,一排这玩意儿扔过去那场景可得老好看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克制后金的步骑兵集团冲锋。叆阳凡是能制造铁丝的工坊,不管是官办的还是私人的,一律加紧时间赶制铁丝网。
如今叆阳造的铁丝网在杨林的“技术指导”下,样式上与后世的差不多,只不过在材质和韧性上差了不少。但在这个时代里,这玩意儿简直是逆天一般的存在。一旦被缠上是砍不断、砸不烂,一时半会儿难以挣脱。迟滞效果比鹿砦、拒马、铁蒺藜等好的太多。而且这玩意儿成本低重量轻,布设迅速,可以由车辆携行随军野战机动。
对于后金军来讲,一旦遇到大规模铁丝网阻拦,其骑兵优势会大打折扣。即便他们每人拿一把铁钳子下马进行破拆,那么他们作为骑兵的意义也就没用了。
杨林这些“发明创造”看着简单,但是却让整个叆阳上下忙的不能再忙了。城外是加固和修缮各种工事的工地,一片热火朝天;城内各商家的工坊也是马力全开,从吃喝拉撒到物资供应,那是一片繁忙。再远些,归村并屯、建设堡寨也是进行的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