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接发球时出现了一些失误。但樊振东迅速调整,通过增加回球的旋转和落点变化来应对。在相持中,樊振东的正手弧圈球威力尽显,他能够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节奏下,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让卡尔德拉诺难以招架。这一局,樊振东以 11 - 9 险胜。
第四局,卡尔德拉诺背水一战,他的进攻更加凶猛,试图通过快速的进攻节奏来突破樊振东的防线。但樊振东在防守上做得非常出色,他能够沉稳地将卡尔德拉诺的进攻回击过去,并迅速转为进攻。他的正手进攻不仅力量大,而且速度快、旋转强,卡尔德拉诺在这一局中逐渐失去了抵抗能力。樊振东以 11 - 5 结束了第四局,以 4 - 1 的总比分战胜卡尔德拉诺,晋级决赛。
樊振东在国家队的训练体系中,一直致力于正手技术的打磨。他的教练团队为他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包括大量的正手位定点练习、移动中的正手击球练习以及与不同打法陪练的对抗练习。在这场比赛中,教练在局间休息时不断给他分析卡尔德拉诺的战术变化,提醒他注意发球的节奏和旋转变化的连贯性。樊振东自身也有着丰富的大赛经验,他在心理上非常沉稳,能够在比赛中根据对手的变化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始终保持着对比赛的掌控力。
下半区的王楚钦与刘丁硕的比赛则充满了悬念。比赛开始,王楚钦充分发挥左手持拍的优势,他的发球旋转变化丰富,侧旋发球让球在空中划出明显的弧线,使刘丁硕在接发球时难以准确判断球的落点。在第一局,王楚钦以 11 - 7 先下一城。
在第二局,刘丁硕凭借扎实的反手基本功,加强了反手位的相持能力,与王楚钦在反手位展开了激烈的对攻。他的反手动作紧凑,发力集中,能够在反手位与王楚钦进行多板数的高质量相持。这一局,刘丁硕以 11 - 9 扳回一城。
第三局,王楚钦调整战术,他在发球和接发球环节更加注重变化。在进攻中,他充分利用左手持拍的特点,增加了正手斜线进攻和反手快撕的频率。他的正手斜线进攻能够大角度地调动刘丁硕,使其在防守时出现漏洞。这一局,王楚钦以 11 - 8 获胜,再次取得领先优势。
第四局,刘丁硕继续加强反手位的进攻,同时试图通过调动王楚钦的正手位来寻找机会。但王楚钦的步伐移动灵活,他能够快速地调整位置,用正手或反手进行有效的回击。在相持阶段,王楚钦通过战术变化,时而加快进攻节奏,时而放慢节奏,使刘丁硕难以适应。这一局,王楚钦以 11 - 9 险胜。
第五局,刘丁硕并没有放弃,他在发球和接发球环节加大了变化,试图打乱王楚钦的节奏。在进攻中,他更加注重线路的变化和进攻的突然性。但王楚钦在防守和进攻上都做得非常出色,他能够沉稳地应对刘丁硕的进攻,并抓住机会进行反击。这一局,王楚钦以 11 - 7 获胜,大比分 4 - 2 战胜刘丁硕,晋级决赛。
王楚钦在国家队中,教练针对他左手持拍的特点进行了专门的战术设计和训练。他经常与队友们进行模拟比赛,锻炼自己在不同局面下的战术运用能力。在这场与刘丁硕的比赛中,教练在旁边不断给他提示,让他注意控制比赛的节奏和线路变化的多样性。王楚钦自